众,有皇帝参加的战役肯定不会太小,打了好几个小时,总共死了不到百人,听上去有些不合逻辑。
但结果却是是蒙古小王子退兵了,之后很多年不再南下,又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明军胜利的说法,到底当时是个什么状况已无从考证。
很明显,真正御驾亲征且取得了不错战绩,战术和战略上双丰收的只有朱棣这位马上皇帝。朱瞻基和朱厚照虽然都胜利了,但没有开疆拓土也没重创敌人主力,和皇帝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所花费的成本相比,勉强算小亏。
而朱祁镇则是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还坑了亲兄弟和之后大部分皇帝。就是从他开始,皇帝的亲卫部队被消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数量,让文臣集团手握兵权逐渐做大。
为什么同样是皇帝,又云集了全国精兵强将,获得结果却大相径庭呢?除了时代背景以及对手的强弱不同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
朱棣和朱瞻基爷孙俩全是从小亲历大小战役无数,把兵器当玩具的职业军人。他们懂得战争技术,所以会打仗、能打仗、敢打仗。
朱祁镇和朱厚照则是出生在紫禁城、成长于宫女与太监当中,从来没有过作战经验,全凭胆大碰运气,结果一个点背一个点好。
这个道理不光洪涛懂,满朝文武同样知道。眼见这位从小长在深宫大院,除了去南苑打打猎连只鸡都没亲手杀过的皇帝又要轻言御驾亲征,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要拼命阻拦。倒不是怕皇帝性命有误,而是心疼花钱和自己的小命。
光听着御驾亲征挺提气、挺给力的,殊不知皇帝不是穿上盔甲骑上马就跟着军队走了,身边还要陪着一大群太监以及文武百官,光是各种依仗、伙食的耗费就能让军费翻番,还不一定能起到正面作用,保不齐是去添乱。
要是光耗费点钱财大臣们也能捏着鼻子认头,让皇帝高兴高兴,从而采纳更多建议,花出去的钱还能赚回来。但皇帝都去前线了,朝廷里面除了必要的大臣留守,剩下有头有脸的怕是都要跟随,这才是最要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