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帝国双壁——霍去病(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在边境戍守的士兵,也减少了一半之多。

这不仅使得全国百姓的徭役负担得到减缓,还使得大汉彻底控制了河西走廊,打通了汉朝和西域的道路,匈奴为此悲歌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跟随霍去病出征的普通校尉,都被升任为了左庶长,封侯的也大有人在,可见霍去病此战的功劳有多大。

——“确实大的离谱了,直接干成武将最高成就了,在身边混混那也是泼天的富贵啊。”

——“能跟着这样的老大混,那也太幸福了吧。”

——“有一说一,他对下边人可不怎么好,不过能打胜仗,能获得军功,我觉得这也不算什么缺点了。”

公元前119年,二十一岁的霍去病和舅舅卫青,各自率领五万大军,深入漠北,伺机与匈奴主力进行决战,因为霍去病用兵灵活,又善于长途奔袭,开展大迂回,大穿插的歼灭战。

所以在出征之前,霍去病精心挑选了一批,战斗素养极高的士兵,还大胆的启用了匈奴人,放在现在基本就相当于特种兵王了。

决战开始,霍去病通过抓舌头的方式,获知了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此时正在卫青兵团的方向,于是霍去病果断的率兵长驱直入,北进两千多里,一举击溃了匈奴左贤王的主力。

之后又乘胜追击,一路打到了狼居胥山,封狼居胥,登临瀚海,也就是如今毛熊的贝加尔湖,此战霍去病再次以一比三的战损歼灭敌军七万余人。

一雪大汉近百年的屈辱,至此匈奴远遁,漠南再也没有成大规模的匈奴部落。

有一天,汉武帝将两瓶御赐的酒赐给了霍去病,他不愿意一个人独饮,就将酒洒在了河中,与将士们一同分享,而这条河现在也被称为酒-泉。

战后,汉武帝为了表彰卫青和霍去病的卓越战功,专门设置了大司马职位,以大将军卫青,嫖姚将军霍去病同为大司马,从此以后,卫青的权势逐渐减退,而霍去病日趋显贵。

公元前117年,匈奴伊稚斜单于拒绝对汉朝称臣,于是汉武帝决定彻底歼灭这股单于主力,然而就在进行作战准备的时候,年仅二十三岁的霍去病,因长时间的劳累和处于艰苦的环境中作战的缘故,英年早逝。

——“不是因为喝生水吗?”

——“喝生水不也是因为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得已而为之吗,这理由应该也没有撒谎大毛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没有具体记载是什么原因,不过好像有说是得病的,但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唉,可惜了,还没我岁数大呢。”

汉武帝因此被迫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作战,极其悲伤的汉武帝,下令让霍去病陪葬在茂陵,还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了祁连山的模样,以此来彰显他立克匈奴的奇功。

墓前皇家工匠雕刻的马踏匈奴,更是流传至今,不仅如此,汉武帝还特意掉钱了河西五郡的铁甲军,马披黑甲列阵,从长安一直排到了霍去病的墓前。

——“好家伙,这也太有牌面了。”

——“他值得,就他那功劳,活着不好赏赐,但死了怎么摆排场都是应该的。”

——“王者为什么不出一个霍去病啊!”

——“农批快滚!”

霍去病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成为了千百年来,武将争相效仿的典范,少年得志,面对赏赐的豪宅,更是留下来那句流传千古的豪言壮语“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千年之后,又还有多少任记得,这位在大漠孤烟,黄沙漫漫当中,一骑绝尘的不败战神。

如果霍去病不是英年早逝,历史的结果又会如何改写呢?

——“没啥好说的,就晚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