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创立郑学——郑玄(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郑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党锢之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着述。晚年守节不仕,却遭逼迫从军,最终病逝于元城,年七十四。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着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唐贞观年间,列郑玄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宋代时被追封为高密伯,后人建有郑公祠以纪念。

根据《三国志·卷三十先主传》记载:“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的老师是卢植,此人正是东汉有名的大儒,而在《三国演义》里则是如此说的,“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不同之处在于这里多了一个郑玄。很多人觉得似乎《三国志》更可靠些,《三国演义》里加了郑玄,无疑是罗贯中为了抬高刘备的分量故意加上去的,我们不能肯定是否这样,当然也不能否定。

无论刘备的师父是否是郑玄,都没有关系,即便他没有当过刘备的老师,也不能减弱其在儒学史上的地位。说起这个郑玄,可是个传奇人物,他生于公元127年,卒于200年,享年73岁,正好与孔子同寿。汉代经学非常的兴盛,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汉朝皇帝为了凸显儒学地位,特意在朝廷置博士官,用以专门研究与传承儒学。但这个郑玄呢,兼通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可以说是一位天才,因此有“经是郑学”的说法。

很多伟大的人物在幼年时往往有超出凡人的表现,郑玄也不例外,他从小就开始学习书数之学,八九岁就能精通算术,十二三岁时,就能讲诵《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了。根据《太平广记》记载,郑玄十一二岁时随母亲至外祖父家做客,客人都衣着华贵、夸夸其谈,而郑玄母子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郑母对此面有羞赧之情,就鼓励郑玄表现一些才气来为自己长长脸,但郑玄觉得这太过虚荣,于是便说:“非我所志,不在所愿也”。郑玄十六岁时,不仅经精通儒家经典与古代的典章制度,就连谶纬方术之学也是非常的精熟,因此渐渐地开始声名远播,人们直呼其为“神通”。到了十八岁时,为了贴补家用,他只得出仕,做了乡啬夫,由于在任上勤勤恳恳,风评良好,故而不久后便升任乡佐,但他意不在升官发财,而是醉心于学术,故而在二十一岁时,入太学,拜第五元先为师,又从东郡张恭祖处学习了《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等书,第五原先所授为今文经学,而张恭祖所授位古文经学,正是此番求学经历,使得郑玄能够兼通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经过了孜孜不倦的学习后,郑玄的经学造诣在山东一带已经无人能出其右了。

这时的郑玄足以能够开宗立派,但他还是不满足,于是通过好友卢植,拜扶风马融为师,马融是当时着名的古文经学大师,门徒数千人。由于马融是大佬级的人物,弟子众多,再加上他生性娇贵,因此往往在讲学时后置女乐,前置绛帐,郑玄入马融门下三年,一直不为其所重,只能通过其高徒转相授受。直到有一次,马融遇到了一个“浑天”难题,众人推荐说郑玄精通术数,于是便请来了郑玄,果不其然,问题顷刻之间便得以解决,马融不得不对其另眼相看,此后越来越重视他。郑玄在马融门下学习七年,因为母亲年迈,故而须回家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