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偶尔会有重叠交叉,后人将这种技法称为“勾写”,而不是“勾皴”

然而,可惜的是,这幅画如今只能一分为二,分隔海峡两岸。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他对此画深爱有加,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幸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黄公望,山水很有虞山、富春江特色,师法于董源、巨然两家而又独出心裁,表现了两种格调:一种为浅绛山水,山头多矾石,常用披麻皴与劈斧皴,笔势雄伟另一种则系水墨,干笔皴擦,皴纹较少,笔意简淡豪迈。在作画前他重视写生。倪瓒说他“郊行及城游,物物归画笥”。故笔下千岩万壑,愈出而愈奇,如《九峰雪霁图》便以洗炼手法表现了雪山明‘净错落之状,意境极为深远。最着名的作品为《富春山居图卷》,长2丈4尺,苦心经营了7年才完成,画中所现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峰峦坡石,起伏变化,云树亦疏密有致。其间并点缀以平沙、村落、亭台、渔舟、小桥,以及溪山远处的飞瀑,笔法如草篆,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呈现出平和宁静的气氛。

他的《观瀑图》,题款为“平阳黄公望”,又有《题梅花道人墨莱诗卷》,末署“大痴学人平阳黄公望书于云间客舍,时年八秩有一。”晚年,居西湖赤山筲箕泉,卒于富阳,年86,着有《画山水诀》、《大痴山人集》。

史事讲将1三国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