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在黄河边上,黄河河床高于两岸的土地,一旦决堤,就有灭顶之灾。朱棣以此为借口表示“关心”:弟弟,把你改封到洛阳吧。估计朱橚还沉迷在驺虞的祥瑞里,就随口回答:“我到开封后,已经治理过河堤,现在河堤相当坚固,洪水来了不会出问题,不需要搬迁王府,以免劳民伤财。”见弟弟这么不识趣,朱棣也就不客气了。突然有人检举说朱橚要造反。但朱棣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第二年,朱棣才把朱橚叫到京城,把举报材料拿给他看。朱橚看了材料后,彻底明白怎么回事了,赶紧低头认罪,朱棣也没有惩罚他,让他回去了。朱橚回到开封后,立刻写了个奏章,表示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当年先皇赐给的三护卫根本不需要使用了,请皇帝收回。朱棣看了很高兴,便收回了三护卫。
朱橚是第一批明代藩王,但他明显具备“枭雄型”藩王和“有为型”藩王的综合特征,在争夺王位彻底无望的情况下,他完成了其人生理想的转身,不再追求政治上的进步,而是向一名伟大的医药学家转变。朱橚家族也是明朝众多藩王中繁衍最快、人丁最盛的家族之一,同时也是文化素质比较优秀的一支。自朱橚以来,家传学问,书香永继,产生了一大批学者、文人。
如第二代周王朱有炖,博学精思,擅长书法,写有《东书堂帖》传世,是明初较着名的书法家;朱有炖的八弟朱有爌也是个勤奋好学、多才多艺的人,对诗歌、书画、骑射等,无一不精;第六任周王朱同镳的第十三子朱安戍聪明好学,广邀学者与之游,是当时宗室中最有名气的一个,曾辑着《贻后示》、《养正录》等书。
史事讲将1三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