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洪武武将——陈兆先、韩政、毛骐等(3 / 8)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挥副使,此后攻占赣州、安陆、襄阳、泰州,皆有功。后跟随徐达进攻平江,焚烧张士诚船,在攻打苏州娄门时候,与张士诚部队短兵相接战死,赠东海郡公,祀功臣庙。

毛骧,明朝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为朱元璋在调查胡惟庸案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蒋瓛,明朝锦衣卫都指挥使。毛骧因胡惟庸案牵连入狱,蒋瓛后掌管锦衣卫,参与审判监狱事务。锦衣卫指挥蒋瓛告蓝玉谋反,牵连到十三侯、二伯,连坐族诛达一万五千人,把打天下的将军几乎一网打尽,此时又颁布《逆臣录》,诏示一公、十三侯、二伯。另外武侠小说《玄门八脉》中,在结合历史的基础上加以虚构,也塑造有此人,武功高强心狠手辣,贪图名利不择手段,是锦衣卫名副其实的第一高手。

唐胜宗,濠州人,元末明初着名大将、明朝开国军事将领,被封延安侯。早期就归附朱元璋打天下,屡立战功,封为延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因擅驰驿骑,被削去爵位,降职为指挥,因是胡惟庸同党而被杀,削去了爵位。

赵庸,明初军事人物,赵仲中弟,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庐州人。早年和兄赵仲中镇守水寨屯兵巢湖,后归顺朱元璋,升为参知政事。与俞通海、廖永忠等人进攻康郎山,占领武昌、庐州、安丰、淮东、海安、泰州,升任中书左丞,进攻山东。任太子副詹事,后随大军攻破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跟随常遇春北追元帝。功劳本最大,但因在应昌私纳奴婢,不得封公,则为南雄侯,此后,平定福建、广东叛乱,斩首八千余人,与燕王朱棣出古北口,招降乃儿不花,后因胡惟庸案受牵连而被杀。

杨璟,安徽合肥人,明初将领。早年归顺朱元璋到集庆,后攻下常州,任亲军副都指挥使,到婺州等地,升任湖广行省参政,镇守江陵。进攻湖南,升任行省平章政事,与周德兴、张彬等将领攻入广西,进攻永州、靖江,平定广西。随汤和、徐达攻入山西,封营阳侯。洪武十五年诈死,追封芮国公,谥武信,8年后复出,随燕王朱棣靖难南征,战死于灵璧,追封为璟国公。

胡惟庸以结党谋逆罪被诛,同案株连一公、二十一侯,先后诛戮三万余人,当时远在北平的杨璟也被列为胡党,太祖下令燕王朱棣就近诛杀杨璟、灭其三族。朱棣接到父皇的旨意后,便与姚广孝密谋,他们深知杨璟乃忠勇之士,如今身陷谋逆之罪,实属无辜,若能设法将其全活下来,今后必有大用,于是便由姚广孝亲自出面,说服其追随燕王共成大事,姚广孝亲自为杨璟设谋诈死。

杨璟返回北平,然后随靖难大军一路南征,在决定双方胜负的灵璧大战中,杨璟挺身护驾,为救燕王而舍命捐身,以此报了燕王的活命全家之恩。朱棣继位,追封杨璟为璟国公,将他的生前履历及往事前功一概抹去,并在实录、史籍中均不作任何记载。至于杨璟一族,亦深知凡参与谋权夺位的臣子,在新天子得势之后大都难免灭口诛族之祸,故也心照不宣,将错就错,凡涉及杨璟身世的地方,一律削方就圆。

黄彬,江夏人,明朝将领。初从欧普祥起义,后劝普祥归降朱元璋,授江西行省参政,普祥死,领其众,从常遇春征赣州,定江西,进江淮行省中书左丞,封宜春侯,后坐胡惟庸党死。

胡观,字明远,安徽凤阳人,明都指挥佥事。幼时随曾祖父迁居万全右卫,“土木之变”前后,曾随杨洪镇守芦沟、紫荆等地,屡有战功。智擒喜宁时,曾力歼敌方首领火力、火孙。

何文辉,字德明,滁人,明朝开国大将,明太祖朱元璋的义子,赐姓“朱”。曾参与平定江西、福建、陕西、四川。何文辉任天宁翼元帅,镇守宁国,后提升为江西行省参政,收复江西,征讨邓仲廉,援助安福,赶走饶鼎臣,平定山尖寨,跟从徐达攻取淮东,攻下平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