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鄂国公——常遇春(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以徐达为正,常遇春为副,用其所长,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常遇春的英年早逝,是明朝初期的一大损失,因当时还有元朝的残余势力,还未完全消灭,还有一些硬仗等着他去打。但对他个人来说,逃脱了朱元璋的谋杀,保全了他的荣誉,使他的英雄业绩得以流芳百世,与日月同辉,也是一件幸事。

常遇春逝世的消息,由信使用最快速度于七月二十三日上午送达应天,朱元璋闻讯惊倒于龙椅上,对于遇春之死极为悲恸,并怕遇春之妻蓝氏接受不了,次日一早,马皇后就到遇春家且一直陪伴蓝氏。次日,朱元璋也未上朝,召来刘基、李善长、宋濂等人商量安排常遇春后事,提出按宋太宗为韩王赵普的治丧礼仪来为遇春治丧。朱元璋追封常遇春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日忠武,配享太庙。

朱元璋给了常遇春最高荣誉,古至明代,封鄂谥忠武,只有唐朝尉迟氏、宋朝岳飞,常遇春是第三个。朱元璋还赋诗一首,表露其对常遇春逝世的极度悲哀,“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此后朱元璋令宫廷画师为遇春公,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自此开平王常遇春便永远长眠于钟山之上,永远的休息了。

常遇春逝世后,全国很多地方怀念他的功绩为他建祠祭祀。清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亲笔御提“勇动风云”四字,颁诏常遇春家乡建开平王庙,三层大殿,巍峨壮观,于乾隆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由尹继善到怀远常遇春祠堂安位主祭。其奉旨题联一副:“将十万众之威名,常诵都人仕女;居七八分之功业,永留大地河山。”

史事讲将1三国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