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联军在城下挖深坑,架祭台,便坐不住了。
在鄀人看来,显然,秦军已经与楚军交过手了,而且明显是取得了大胜,否则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楚军战俘?
析邑也肯定被秦军占领了,你看那么多的析人被抓来当奴隶了。
他们此时在设祭台,这不是明摆着么?
楚军已经与晋秦联军讲和了,他们这是要搞盟誓的节奏啊。
好啊,我们归顺你们楚国,就是盼望着能够在危急关头得到你楚国的保护,现在倒好,你们楚国佬一败,便把咱鄀国给卖了啊?
那可不成,与其让你们出卖,还不如咱主动请降,至少可以保护国家和人民吧。
就这样,鄀国立即竖起白旗,打开城门,主动向晋秦联军投降。
晋秦联军进入商密,然后秦军又分派一支兵马埋伏于商密城外,商密城继续竖着鄀国大旗。
楚军终于到达了商密,然后,商密大门打开,楚军统帅斗克、屈御寇率领楚军入城。
接下来的事便好办了,入城的楚军很快陷入了包围,拼死冲杀后,逃出来的楚军又陷入埋伏在商密城外的秦军包围圈。
结果是楚军全线溃败,楚军统帅斗克、屈御寇被俘!
消息传到楚国,楚成王怒了,楚国令尹成得臣也怒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成得臣二话不说,立即亲率楚大军前去,但哪里还有秦国人和晋国人的影子哦?
伐鄀之战,是晋文公继位国君后与秦国的第一次联合行动,这是一场由秦国主导、晋国参与的军事行动,也是一场春秋史上记载虽然简单但战术意义非同一般的战役。
此战,完全是不讲任何战争礼仪的战役,纯粹就是一次大耍阴谋诡计而取胜的战役!
在当时的主流社会里,晋秦联军取得胜利完全是胜之不武,这算什么战争啊?
这简直就是不讲道理嘛。
但秦国就是这样不讲道理,而且秦国也需要不讲道理。因为他们几百年来的敌人,主要的就是西戎部落,你拿道理跟他们打仗?
战争,当然得以取胜为唯一目的,哪怕是有时不得不失败,也是佯败,是为了最后的胜利!这才是战争的真谛。
但那时是春秋,至少在春秋江湖,这种胜利是不为人所齿的。如楚国在泓水战胜了宋国,全天下的列国诸侯几乎谁都不服楚国。
楚国从那场伟大的泓水之役中没得到真正关系战争目的意义的东西,反而也感觉不好意思,他们得到的是一种负面的东西,那便是关于战争的礼仪之类的东西!
于是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他们开始讲所谓的战争礼仪。结果可想而知,比如城濮大战,我们后面很快便讲到了。
这场战役对晋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首先,晋国第一次与楚国交手。我们总是说晋文公曾经说过,与楚国交战一定会退避三舍,那是晋文公重耳对楚成王作出的承诺。
算了吧,晋楚的第一次交手是伐鄀之役,退个毛线啊。
但这彻底打破了晋文公原本定下的不与楚军交手的初衷,他根本没想到本是讨伐一个小小的诺国,结果将楚国牵扯进来,而且战争的结果是令楚国蒙羞。
那,晋国与楚国还能继续和好吗?
第二,在晋文公眼里强大到无边的楚军,居然就这样三下五除二被晋秦联军给打败了,甚至连两位主将都被俘了。
看来,楚军不过如此!晋文公的恐楚症很快好了一大半,为他在后来最终下决心打晋楚城濮大战奠定了心理基础。
第三,晋国虽然是一个中原诸侯,但也算是身处戎狄之地,几百年来就是与戎狄之间在战斗。
本来,晋文公也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