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11章 伐卫国先轸为帅(3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在取得胜利的过程中,什么阴谋诡计都可以用,这些阴谋诡计包括军事同盟的临时组建、战场军队的兵力调配、车步兵的混合使用、宣传舆论心理诱导等等。

但这样的人就是有德行么?是晋文公关于先轸极有德行的表现么?

在晋文公看来,他这么多年的流离失所,对列国争斗的经过和结果也看得多了,那些最讲礼仪道理的诸侯国,一个个迅速衰弱下去,而不讲所谓的战礼的诸侯,如秦国、楚国等,则不断崛起。

晋国,也需要一位只要赢得战争胜利的中军元帅。

早在楚国时,先轸便认定今后晋国与楚国必有一战,因为他们这一帮人回到晋国后不是去当个官的,而是要让晋国真正崛起于江湖诸侯之林的。

那不断染指中原的楚国,必然是晋国的敌对一方。既然是敌对一方,那便要防备,要作好与之一战的准备。

这次为了救宋,狐偃提出围曹救宋的策略,先轸不但直接表示支持,还将此次出兵放到了晋国崛起并真正称霸中原的战略思考上来。

先轸的战略思考是这样的:

宋国曾经有恩于晋国,出兵帮助宋国当然是必须的。这也正是晋国出兵的最好借口。

楚国虽然强大,但只要晋国通过讨伐曹国,让围攻宋国的楚军撤军来救曹国,那便意味着晋国出兵的战略目的达到。

救宋,不一定要与楚军正面交锋,只要解了宋国之围,晋国的目的便达到了。这就是战略层面的考虑。

如果宋国因为晋国出兵而解了楚军之围,则意味着晋国是重情义的,一个重情重义的大国,是会得到各诸侯国的尊重的,晋国将会获得更多诸侯国的支持。

当支持晋国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时,那便是楚国力量的减弱。等到楚国力量减弱到一定时候,那晋国便可以和楚国真正较量一番。

这样的战略意图,显然是符合晋文公之意的。

直到这个时候,有人要说先轸就在晋文公出兵讨伐曹国时,便运筹帷幄开始部署了城濮之战,那应该是有点过于夸奖先轸了。

这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冷兵器时代战役,结果是晋国战败了强大的楚军。

但此时晋国根本还不想与晋国正面冲突,甚至晋军灭了曹国后,再讨伐卫国时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就是担心楚军会突然引兵前来。

随着离开晋国越来越远,晋文公和先轸等人也要尤其谨慎。

没有人质疑先轸被越级提拔,连原中军佐郤溱也对先轸心服口服。

但晋文公的这次破格提拔先轸,为晋国的用人制度开创了一个历史:任人唯贤。

我们在前面讲过郭偃改革中的用人制度改革,郭偃提出用人上的“亲亲”与“尚贤”相结合,在王侯将相必须有种的那个年代,这样的用人制度改革已经是一大突破了。

此时的晋文公在战时直接把任人唯贤放在了第一位,在实践中便是将先轸提拔为整个晋国的第二把手,中军元帅!

春秋晋国风云三月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