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的时候,往往被忽视的是那种成绩中等的学生。
因为老师的注意力都在优等生和差生身上。
老师会想尽办法劝退差生,不是劝差生退学,而是如果是理科班的老师,会劝学生学文,文科班的老师,会劝学生学理。
虽然说起来很难听,但就是把成绩落后的学生当皮球踢走。
很现实,学校就是这样残酷的小社会。
而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就成了香饽饽。
比如文科班的优等生,如果想要学理,该生的班主任一定会各种理由说服学生留在文科班,比如理科生只是做研究的,咱们的国家领导人很多是学文的,说着说着,差点就变成了学文能统治宇宙。
很多学生因此被老师说服,放弃自己喜欢的学科,留在原来的班级。
但也有极个别的学生,虽然一时被老师说服了,等高二都上了一学期的课,反悔了,还是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学科,这样的学生少,但是能坚定重新去做选择,也是一个勇士。
更有甚者,一些老师去别的班挖人的。
何夏分了会神,时间不长,再聚神,朱洪旭还在说着上次考试的成绩。
“这次的试卷是学校数学组的几个老师一起出的,不难,但是我们班竟然没有满分,第一名在一班,一班是什么,以后是文科班,数学第一在文科班,这是在打理科班的脸!你们都不觉得脸疼吗?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八班再度沉默下来。
有些人的目光投向何夏,她现在是八班的数学课代表,她的数学成绩也代表了八班的水平,大家好奇她的成绩。
何夏感觉再被盯下去,自己都能被这些目光盯成筛子。
朱洪旭显然也注意到了,他冷笑:“怎么?八班的脸面就靠何夏一个人撑起来?平均分不要了?”
“知道上次的卷子为什么改那么快吗?老师是不是要谢谢你们心疼老师,留出那么多的空白啊?”
朱洪旭的讽刺学炉火纯青,持续输出。
“有人要说了,题目都是高一的,我没补课,我不会。”
“卷子发下去了,是不是就往桌洞里一塞,看都不看的。有几个考完试,找何夏和陈新炀或者其他同学借卷子仔细看看别人怎么做的,举个手,我来看看。”
陶毅有些无助地看向何夏,眼神向她寻求帮助。
不举,老师肯定会说,举了,说不定被班里其他同学记恨。
何夏明白陶毅的担忧,朝他轻轻点头,作出鼓励的神色。
在朱洪旭下一波怒火来临的前一秒,陶毅惴惴不安地举起手,随后班里又多出几只高举的胳膊。
朱洪旭眼神示意他们把手放下。
但这一次,朱洪旭没有讽刺了,而是语重心长地说道:“很多人还在自得中考的成绩,说我在初中的时候年级第几第几,中考又考得如何?”
“同学们,中考已经结束了,遑论你们初中的成绩,能考到青田的,哪个不是初中学校里的前几名。”
“不要对过去的荣光念念不忘,前面还有那么多丰碑等着你们去跨越,现在你们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哪怕个别同学抢跑了,那也只是个别,你们还需要和大多数人竞争。”
“我今天只讲到这里,你们回去好好想想,也别因为这节课我的讲话,周末也休息不好,青田不是军事化管理,该放松的时候放松,该学习的时候拼命学,知道吗?”
八班的学生异口同声道:“知道。”
放学的铃声适时响起。
朱洪旭不耽误大家的时间,率先离开教室,早就提前一节晚自习就收拾好东西的同学蜂拥而出。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