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孤注一掷(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制裁埃及。

毕竟俄国想要出兵西奈半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新上任的苏丹亲英态度明显,只要加以诱导奥斯曼撕毁和俄国之间的协议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最主要的是俄国并不会和英国抢生意,但法国人不同,他们拥有仅次于英国的工业能力和贸易体量。

而且埃及的利益和法国高度捆绑在一起,就算英国想策反都无从下手。

历史上,帕麦斯顿对维也纳会议的结果不满,又在伦敦召开了五国会议,这次将法国丢在一边,作废了之前维也纳会议达成的协议,直接对埃及进行武力威胁,甚至率领俄、奥舰队去威慑埃及。之后埃及不得不接受了“和平”,英国大获全胜。

可这一次五国协议压根没有达成,法国人没收到邀请。而俄国人对于英国反对他们的海峡霸权耿耿于怀,更是在和奥地利达成一致之后,不准备卖英国人面子。

奥地利也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没有选择做帕麦斯顿的小弟,而是打算为自己争取利益,也没有理由接受帕麦斯顿的命令,去参加什么伦敦会议,更不会派舰队替英国人打仗。

思路客

多国舰队没有出现,只有一支孤零零的英国舰队。历史上正是由于多国舰队的出现,让阿里放弃了自己疯狂的计划,因为他无法和整个西方世界为敌。

但此时一支仅有八艘战舰的英国舰队,居然敢炮轰贝鲁特,阿里立刻派出了他那支拥有28艘主力舰的强大舰队。

他相信在岸炮和强大舰队的夹击之下,没有一艘英国船能离开贝鲁特的海岸。

攻击英国舰队,在默罕默德·阿里心中只是下策而已,他最希望的还是能和奥斯曼和谈。

起初马哈茂德二世之死传到埃及,让默罕默德·阿里欣喜若狂,高呼“安拉有眼”。

因为在他心中,奥斯曼帝国从开战之后就一直节节败退,重金打造的海军叛变了,寄予厚望的新军被打散了,现在就连苏丹本人都死了,奥斯曼似乎只能选择投降了。

可是预想中的大崩溃没有发生,也没有大批奥斯曼人投降响应阿里“大阿拉伯帝国”的号召。

之后新上任的苏丹更是昏招迭出,居然在这个时候提什么改革。可事情的发展再次让阿里大跌眼镜,奥斯曼平民踊跃参军,就连一直按兵不动的英、俄都开始了行动。

这让阿里不得不孤注一掷,他很清楚如果不把这些列强打疼,他们是不会听自己说话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