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甚至连重复郡王的回答都不会,只一句“和他一样”。
这简直比滥竽充数还可耻啊!
众人望向龙椅上的梁帝。
只见梁帝眉头微皱,天子之威压得众人有些喘不过气。
晋王开了口:“骐儿,你是弟弟,当懂得谦让,下一次别再抢你大哥的机会了。”
好一句不抢,皇长孙是个草包,让他先答,不是立马露馅了吗?
陆骐道:“是,儿子知道了。”
他转头对陆沅道,“大哥,下一题你先答。”
明王紧张得抓住了福王的胳膊:“别答应,别答应,别答应……耍赖到底……”
福王:“六弟。”
明王:“让他先答,让他先答!”
福王叹气。
陆沅勾唇一笑:“好啊。”
明王面如死灰:“完了,藏不住了。”
余公公冲金銮殿外的小德子说道:“抬上来。”
小德子和另一个小太监,将一桌子或新鲜或蔫吧的作物抬进了金銮殿,放在两位皇孙面前。
百官们你看我、我看你,不明白这是何意。
余公公道:“第三题,辨认作物。”
陆骐的目光不变,看向陆沅。
齐王笑道:“大侄儿,说好了这题你先的,你该不会又在等骐儿给你喂答案吧?”
陆沅漫不经心往前走了几步,指着桌上的作物,如数家珍:“南瓜,冬瓜,大葱,小葱,韭菜,蒜苗,芫荽。”
说着,他又从蒜苗底下摸出一截十分不起眼的穗子,“麦穗。”
梁帝紧皱的眉头忽然舒展了些。
这一截麦穗看似是无意混入的,实则是他故意让人放进去的。
它看上去与那些作物毫不相干,然而只有真正珍惜粮食的人才会留意到这一截珍贵的麦穗。
这次,轮到余公公问陆骐了。
陆骐道:“既然大哥已经答了,我就不答了,这题算大哥赢。”
陆沅挑眉道:“我凭本事赢的,用得着你让?”
百官们纷纷摇头,嚣张,太嚣张!
“还没完呢。”
陆沅弯身,拉开了桌子的抽屉。
众人一惊。
桌子居然另有乾坤?
“盐巴,茴香。”
陆骐说。
余公公道:“盐巴与茴香有何用?”
陆骐答道:“做烹饪之用。”
余公公看向陆沅。
众人等着陆沅又一次讲出那句“和他一样”时,陆沅却忽然振振有词地开口了:“盐可补充体力,可消毒伤口,也可作盐腌,保食物不腐。茴香放入粮食里,可避虫蚁。若是有石垩就更好了,能防潮,在南方很有必要。”
众人惊到了,不约而同地望向大司农。
大司农赞许地点了点头:“长孙殿下所言不假。”
陆昭言长叹一声,悲伤地说道:“我记得有一年南方发大水,父皇派人去赈灾,不曾想到粮仓的粮食全都长虫发霉了。”
众人不由地沉默了。
当年那场洪灾西南的损失巨大,不少百姓流离失所,还因吃了发霉的粮食而患上了疾病,导致灾情雪上加霜。
若当时赈灾的官员也能懂这些,兴许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
多少条人命啊……
朝臣们虽站了不同的阵营,但不是所有人都是自私自利之辈。
他们也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希望梁国海清河晏,这样他们的官途才能走得更长远。
晋王道:“骐儿,你也不用太谦让。”
明王讥讽道:“赢了就是应当,输了就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