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65章 赈灾(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才道:“这么多饥民,不是一家两家能办到的事。绰绰,如今物价飞涨,咱们又能支撑多久。还是要想办法,让官府把各地运来的粮食拿出来才行。”

刘绰胸有成竹道:“今年我丰收了七百亩地的棉花,按每亩地收三百公斤算,就是公斤。一半拿出来织布,另一半拿来做被子和衣服。物以稀为贵,它们在城中卖的价高又供不应求。我可以用赚来的钱,再去采买饥民们需要的东西。另外,我还可以做些丸药售卖。这样就能撑的久一点。”

“你是想把今年的所有收益都用到灾民们身上去?”李二道,“可你自己庄子上还养着这么多人呢。”

“不止如此,我还要用它做鱼饵,让赵家门客再参我一本。按晋阳公主府和赵家对我的关注程度,相信不用花到我今年卖西瓜赚的钱,御史们就该上奏要查我和阿耶的收入了。”

李二心领神会,“你虽有官职在身,却不在前朝,更不是御史。没机会将此事捅到圣人面前去。如此一来,便可借他们的手让圣人过问。你放心,救济粮去向的事我来查。不过绰绰,有件事我得说在前头,你可莫要动气。无论怎样,圣人恐怕都不会把李实如何的。他虽横征暴敛,却极受圣人宠信,这两年所有得罪或参奏他的人都被贬谪了。这也是为什么,如此明显的贪污救济粮之事,到如今御史台都无人敢参奏他的原因。”

见李二那担心的神情,刘绰笑着道:“我知道,李实毕竟是皇族,只要不是谋逆之罪,圣人是不会拿他如何的。在宫中做女官这么久,咱们这位陛下,我也算看明白了点。他根本不在乎百姓的死活,只在乎自己的享受和脸面。灾荒之年,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饥民暴乱。李实这样的官,正适合出面镇压灾民。只要长安城不乱,圣人根本不在乎他如何行事,也不在乎会有多少百姓因此而死。若赈灾赈得好,那是圣人知人善任。若做的不好,激起了民愤,那就是官员欺君罔上,中饱私囊。这时候,只要将贪官一杀一抄家,美名和民心是圣人的,粮和钱也都是圣人的。”

李德裕知道刘绰向来活得明白通透,却不曾想她竟还深谙帝王权术。

“正是如此。李实在城中做的事,圣人未必完全不知晓,不过装聋作哑而已。杀成辅端的命令,是陛下亲自下的。成辅端若只是做戏讥讽李实或许还罪不至死。坏就坏在,他那首《戏语》是在挖苦朝廷。‘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贱田园。一顷麦苗硕伍米,三间堂屋二千钱。’新年宫宴在即,圣人可不希望城中传唱这样的诗句。”

道理刘绰都懂,可听了李二的话,她的拳头还是攥紧了。

刘绰冷笑道:“所以,一切都是为了美名和稳定。说不得,圣人还觉得,灾民饿死一些,救灾要花用的粮食会少些呢。若想让他对李实厌弃,就得找到一条无需暴力镇压就能让饥民们老老实实歌功颂德的道路。我只是不明白,就算今年从春天旱到九月,各地都有社仓储备粮,绝不该是如今这番光景啊!”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二提醒道:“绰绰,你知道李实升任京兆尹之前是做什么的?”

“好像是司农卿?”

“正是。除了因为他做事够狠辣,圣人用他在赈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之前这个职务。司农寺负责掌管国库收支谷物和货币。粮食仓储、仓廪管理、京官朝官禄米供应这些都曾是李实职责范围内的事。入京的那一百万斛米,怕是先要拿出来补过往的亏空,才能再拿出来救灾民。再加上大小官员的层层盘剥,最后落到灾民口中的粮自然就不多了。”

“你是说,圣人的意思是,李实自己欠下的债,让他自己想办法补回去?往年既然他们敢虚报粮食储量,敢倒卖贪赃,那出了旱灾,就得让这帮人出面去应对老百姓?”

李二笑着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