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一路南行,进入桂州范围,梁峰叫来了刘弁:“你把百姓都集中过来,我交待他们两句。” 很快百姓被召集到一起,辛弃疾用扩音喇叭大喊道:“乡亲们,我是梁王麾下的一名将军,叫辛弃疾,不用怕,我是来解救你们的。 前面就是你们的家,你们可以自行离开,回去后,安抚好家人,配合我们的人把平日里欺压你们的乡绅恶霸都控制起来,我们一起公审他们! 我会把地分给大家,把牛也分给大家,进行静江府的土地改革。 对于支持和拥护梁王,对土地改革有积极作用的人,有权利先一步分到土地。 以后只需缴纳一成地租就可以,大家不用再看地主和土司老爷的脸色,不用再给他们当佃户,我们人人平等,绝不搞特殊。 回去吧,现在就和家人团聚,这两天咱们就公审那些乡绅恶霸,咱们把平日受的苦都说出来,梁王会给我们做主!” 飞虎军让开一条路,百姓们交头接耳,谁都不敢先走。 过了许久,终于有一个胆大的百姓迈出了第一步,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越来越多的人走向自己的家,从小步到大步,从大步到小跑,从小跑到快跑,直至奋力奔跑。 百姓们争前恐后,生怕回去晚了抢不到立功的机会,百姓们眼中已经没有了曾经的恐惧,而是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 …… 翌日,辛弃疾部远远就看到了静江府的城门。 辛弃疾点点头,高兴地说道:“我们终于来到了期待已久的静江府(桂林)。” 出现在辛弃疾眼前的不再是单调的素描画,而是一幅自然天成、色彩明丽的山水画,给人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当飞虎军缓缓地向前行进时,映入眼帘的是青翠欲滴的大树、玲珑剔透的竹房。 刘伯达恭敬说道:“将军,这里房屋为什么这么矮?” 辛弃疾平静说道:“静江府地下有暗河,所以房子都不宜修建的太高。” 早晨的桂林,微醺的暖风送来阵阵清爽,空气里夹杂着草的清香,花的芬芳,树荫下的清凉,让人很容易就忘记了赶路的疲劳。 辛弃疾看着眼前的美景,不由得对旁边的刘伯达说道:“这漓江发源“华南第一峰”越岭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汇入西江。 这一路上的景色实在是壮观无比,让人目不暇接。 江水清澈碧绿,波光粼粼,如同一条绿色的丝带蜿蜒流淌。 江畔的民居错落有致,古色古香,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驳岸和河埠星罗棋布,船只穿梭其中,来来往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江南水乡。 这里充满了浓厚的水乡特色,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唐代大诗人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如诗似画的漓江。 看来所言非虚啊!” 刘弁恭敬说道:“漓江的美,那是一种源于自然的极致之美。 苍翠欲滴的山峦,静静地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仿佛被洗涤得纤尘不染。 这般景象,彰显出这里的山水之间那无与伦比的默契。 蘸着春的绚丽颜色,一路寻觅,只见翠绿如毡,繁花娇艳欲滴,水柔风暖,令人心旷神怡。 用心去体会,那山、那水、那花、那风,在意念间缓缓流动,让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感受着大自然赋予漓江的独特魅力。 在我的想象中,漓江的美,也是烟雨为墨,雾锁远山,氤氲僚绕。” 辛弃疾不由得长喝一声,迎面是静江府站长张仲宗。 张仲宗早早就在漓江码头等待,身后更是数不清的静江府本地官员和个别富商。 辛弃疾眨了眨眼睛,对着张仲宗说道:“事都办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