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在建极殿,召集勋戚们要求捐助的事情,很快便在京师内传开了。
不少大臣在听闻了此事后,怕崇祯皇帝也要他们捐助。
于是,大臣们故意穿着撕坏且打着补丁的官衣上朝,以展露出自己家境确实困难。
当然也有勋戚及大臣们,主动上街变卖家具,也有的上街摆摊卖字画。
崇祯皇帝在听说后,当即摔坏了好几个成化杯。
他哪里不知道,这些勋戚大臣们,是在故意做给他看的。
这是在明显的抗拒捐助。
崇祯皇帝暗怒,这些勋戚大臣们不知道,若是大明真的大乱了,他们的下场又能好到哪里去。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他们不知道吗。
当然了,这些勋戚大臣们哪里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但他们也知道,铁打的世族流水的皇位。
若是大明真的倒下了,他们还可投向下一家。
要想这些勋戚大臣们捐助钱财,这简直比要他们的命还要难。
这件事情在京师中热闹了好几天后,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没有筹到饷银的崇祯皇帝,只好召来新任半年不到的户部尚书程国祥,询问如何筹集饷银。
程国祥建议道,可借用一年各省留存的税粮。
各省留存的税粮,除开支官吏师生及宗藩的俸禄外,还要用于防海、防江、防倭、防矿盗。
但崇祯皇帝与程国祥不知道的是,自辽东发生战事以来,各省留存的税粮早已被调用的差不多了。
就算是略有剩余,也无济于大事。
随后,程国祥又建议道,可以收取房间架税,向京师内的百姓征收门面税。
规定无论门面大小户,皆收取税银一钱。
但是程国祥的这个建议,遭到了京师百姓们的集体抵抗。
甚至有百姓半夜往程国祥的府邸门口泼粪倒屎。
最后,这个办法也虎头蛇尾的不了了之。
崇祯皇帝无奈,最后又召来杨嗣昌,询问如何筹集饷银之事。
对于筹集饷银之事,杨嗣昌根据自己在户部任过职的经验,向崇祯皇帝建议道:“皇上,我们可以加征剿饷啊!”
“加征剿饷?”
崇祯皇帝面露难色。
自万历四十八年起,大明就加征有辽饷之事。
大明境内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
至崇祯四年1631,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
既然有辽饷的先例在,那也就可以向老百姓们加征剿饷。
但是,目前的辽饷就已经把百姓们逼得走投无路,纷纷逃荒从贼。
这要是再次加征剿饷,百姓们怕是再也承受不住。
杨嗣昌看出了崇祯皇帝的难色。
他建议道:“皇上,我等可以改变‘因粮输饷’的方式,直接按亩均输。”
“如此,不管缴纳多少的税粮,都可按田亩一体加征。”
“当然,为保证百姓们承受不住这样的加征,我们可以承诺只加征一年即可。”
崇祯皇帝面露意动之色,显然心中也是赞同杨嗣昌的办法。
“爱卿此法确实不错,可按每亩加征多少方为妥当,而且又不会使得朕的子民出现动乱呢?”崇祯皇帝问道。
“回皇上,经过微臣的一番计算,每亩加派米六合,以每石折银八钱征解,另每亩又加征银一分四厘九丝,田赋加派达三百三十万两。”
“如此,饷银之事便可得到解决。”杨嗣昌似乎心中有数。
崇祯皇帝在听完杨嗣昌的建议后,脑海中在迅速的衡量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