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昇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吩咐自己的儿子:“速速前去整顿兵马,做好出城的准备!”然而,他的儿子对于父亲的这番命令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
只见杨昇的儿子面露疑惑之色,好奇地向父亲发问:“父亲大人,您此前不还协助岷王逃离此地吗?怎么如今又突然下令整军迎击呢?而且据我所知,岷王压根儿就没有朝我们这边而来啊。”
杨昇听到儿子如此愚钝的问话,不禁心生恼怒,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略带责备之意地说道:“谁跟你说我要去迎击岷王殿下了?真是糊涂!”
儿子被父亲一斥,更是摸不着头脑,连忙追问道:“既然不是迎击岷王,那父亲您让我准备这些兵马究竟所为何事呢?”
就在这时,一旁的族中长老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玄机。他面带微笑,意味深长地对杨昇的儿子解释道:“哈哈,长孙啊,你还是太过年轻单纯啦。依老夫之见,族长此番举动恐怕是打算重新下注咯!”
长老此言一出,杨昇的儿子顿时恍然大悟,瞬间领会到了父亲的深意。原来,他们杨氏一族自唐朝起便一直牢牢掌控着播州这块土地,历经无数风雨沧桑,即便在外族统治的蒙元时期,依然能够稳如泰山、屹立不倒。而这一切并非仅仅依靠家族的实力与底蕴,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审时度势,通过一次又一次精准无误的政治押注,才得以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立于不败之地。
每当朝廷面临重大变革之际,杨氏一族总是能够凭借当代家主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决策,成功地延续对播州府的实质性控制权。因此,此次亦无不同,杨昇正悄然展开一轮新的布局与投注。
“但是父亲啊,虽说岷王麾下坐拥一万精锐之师,可贵阳府同样屯驻着四千守城将士呢。即便岷王强行攻城,倘若天子趁机出逃,除非岷王能够顺利擒获他,不然我们如此行事岂不是无异于给自己挖掘坟墓吗?”杨昇之子面露忧色,语气焦急地向其父亲进言。
听闻此言,杨昇不禁再度恼怒起来:“你怎么就不能多思考几步呢?为父命你调动兵马,并非要你率领军队直接参与岷王的强攻行动。而是让你带兵紧随其后,一旦岷王果真改天换日、成功颠覆大明王朝,那么咱们便可顺势成为拥立新君的有功之臣,从而获得从龙之功;反之,如果岷王此番行动失败,那我们立刻摇身一变,成为拯救圣驾、勤王护驾的忠义之士!你如此目光短浅,叫我将来怎能放心把整个杨氏家族交付于你之手啊!”
杨昇的一番斥责犹如当头棒喝,令其子恍然大悟。此时此刻,他既钦佩父亲的老谋深算、高瞻远瞩,又懊悔自己缺乏远见卓识和谋略智慧,只得低垂着头,默默不语,暗自思忖今后该如何提升自己,以不负父亲的期望。
族中长老见气氛有些紧张,赶忙在一旁劝解道:“族长啊,您也别太过于严厉地责备长孙了。毕竟他现在年岁尚小,缺乏一些经验和历练嘛。只要以后多给他些机会去锻炼,相信假以时日,他必定能够担当起重任的!”
杨昇听了长老这番话后,心中却不禁想起了那位已然能够与自己相互博弈交锋、不相上下的朱楩。于是他摇了摇头,反驳道:“年纪尚浅?那岷王殿下如今也才刚刚满二十岁而已,比起他来还要小上好几岁呢!但您瞧瞧人家,不仅能带兵率领一万多人南征北战,更是把那身经百战、威名赫赫的当朝太傅耍得团团转!再来看看他……”说到此处,杨昇无奈地叹息一声。
长老眼见杨昇越说越是激动,连忙出言安抚道:“哎呀呀,这怎么能相提并论呢?人家岷王殿下可是太祖皇帝的亲生儿子啊,那自然是人中龙凤一般的存在!而咱家的长孙虽说比不上岷王殿下那般出类拔萃,但在咱们这些普通百姓当中,那也称得上是佼佼者啦!所以啊,您也别着急上火,慢慢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