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战争”,他是在等待时机。
他很清楚,朱元璋的兵力只有这么多,后继无力,而且他们的给养供应还得从和州方向拉过来,如果战争就这么僵持下去的话,显然对他陈野先有利。
另外,他已派人向蛮子海牙求援,一旦蛮子海牙派兵南下,就会形成夹击之势,如果蛮子海牙的兵能拿下采石矶,朱元璋部必定大乱。
因为拿下了采石矶,就相当于切断了朱元璋江东部队与和州部队的联系,太平城的这点红巾军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军。
如果现在全力进攻太平城的话,虽然也有机会拿下,但那样即使拿下了太平城,自己的损失也会十分惨重。
他手下的这六万人马可是自己辛辛苦苦一手经营起来的,人打光了,他这个“都元帅”的头衔算个屁。
因此,陈野先跟朱元璋打起了“和谐战争”。
朱元璋是什么人?
陈野先能想到的,朱元璋肯定也能想得到。
于是,六月十二日的晚上,朱元璋再次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很荣幸常遇春也参加了。
会上,朱元璋先让众将发表意见,他是想摸摸大家的底。
众将都是信心满满,表示一定能守住太平城。
唯有徐达提出,要力求速战速决,趁早击退陈野先,不然集庆方面的元军南下,他们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
朱元璋听了直点头,这算是和他想到一起去了。
常遇春本来也是跟那帮众将一样,准备向朱元璋表忠心,一定全力坚守。但听了徐达的意见,他也觉得徐达的意见很有道理。
于是,他也说赞同徐将军的观点,要想办法迅速击溃敌军。
朱元璋见徐、常二人都跟他想到一起去了,也是很高兴,就定下了要速战速决的基调。
接下来,就是大家讨论该如何击退陈野先了。
讨论来讨论去,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朱元璋虽然也觉得这个方针是正确无疑的,但真要击退陈野先,难度还是不小。
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之际,常遇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两翼佯动,直取中路。
常遇春的这个作战计划,用今天的专业术语来讲,那就叫做“斩首行动”。
常遇春的意思是,明天开战,敌军攻城遭到我军反击之时,必然后撤。
此时,我军先派两员猛将带兵出城,从左右两边掩杀,向敌军佯攻。敌军见我们的人进攻,必定会集中兵力对付这两股出城的兵力。
就在敌人改变进攻阵形,准备去围歼我们这两路佯攻部队之际,常遇春带着他自己的先锋部队立即出城,直取中路杀向敌军的统帅大帐。
如果能够活捉陈野先,那是再好不过了,可以要挟陈野先,让他招降这股敌军。
因为这股敌军是集庆路的本地地方武装,几乎都是汉人,如果陈野先发话了,我们再说几句民族大义的话,是很容易把他们给争取过来的。
如果没能活捉陈野先,那就力求击毙他,敌军一旦主将毙命,肯定大乱,那时众位将军再领兵杀出,定能杀退敌军。
就算既没捉住陈野先,也没杀掉他,能把他打得狼狈逃窜也是好的。
因为敌军见到主将跑了,肯定也会大乱,毕竟这只是一支地方武装,并不是真正的蒙古铁骑。
朱元璋听了常遇春这番言辞,一拍桌子大声叫“好”。
朱元璋问常遇春道“如果明天按照你这个计划作战,能有几成把握?”
常遇春咬咬牙道“有三成把握活捉陈野先,有三成把握击毙陈野先,有三成把握击退陈野先,这个计划失败的机率大概占一成。”
朱元璋想了想,道“你现在有五百兵,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