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小星的雄心壮志着实令陆文龙始料不及,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位白玉先生不但没有投效朝廷的意思,甚至想着推翻赵宋江山。
其实陆文龙和诸葛小星有很多相同之处,首先他们的父辈都是抗金名将,只是他们的功勋都已被埋没。陆登是北宋之将,可如今北宋早已灭亡,能够记起那个当年以死抗敌的潞安州守将的还能有几人?而诸葛英虽是战功显赫,可他岳家军的身份足以令南宋的统治者对他痛下杀手了。而作为他们的后人,除了尽忠报国,还要肩负起为父辈甚至家族正名的使命。这一点,不论是陆文龙,还是诸葛小星都是摆脱不了也不能推卸的责任。
其次陆文龙和诸葛小星都是人中龙凤,本事了得的天之骄子。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更何况是如他们这般的人杰。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他们必须挺身而出,如果此时他们退缩,或是麻木迷茫,那大宋的这一隅江山就当真难以保全了。
旋即,诸葛小星道:“将军当真只想为国尽忠,毫无异心?还是将军有所顾虑?将军放心,如今朝廷已危如累卵,再无善战之将,定然经不起将军全力一击。即便苍天保佑,赵宋气数未尽,将军也可自立为王,与之分庭抗礼。不幸兵败的话,将军既是金国宠臣,又是西夏驸马,这金夏两家都可以作为退身之路。将军本就无有后顾之忧,既已立于不败,何不奋力一搏?况且将军身边能士众多,又都是忠义豪杰,当真打出个朗朗乾坤也未曾可知啊……”
“够了!”不等诸葛小星说完,陆文龙拍案而起,怒道:“诸葛军师忠君报国,功勋卓着,不想军师的后人竟在国家危难之时还一心造反,置国家民族,黎民苍生于不顾。陆某本想与志同道合的爱国志士一同驱除外敌,保家卫国,造福百姓。得公孙道长点荐,欲求先生助我,岂料先生与陆某的心志大相径庭,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陆某告辞,先生好自为之。”
说话间,陆文龙起身就要往外走。
“将军留步!”诸葛小星叫住陆文龙,低声道:“难道我为父报仇有错?为百姓早日脱离苦海有错?”
“没有错!”陆文龙说道:“只是报父仇是家仇,抗外敌乃国恨,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家仇应先放一放。再者如今朝廷克捐杂税,官府巧取盘剥,又有外族欺凌,天灾连连,百姓艰难度日,可若真的起兵造反,岂不是更加重他们的负担,到时内忧外患,又会使多少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只怕到时黎民百姓非但无法脱离苦海,相反会在苦海中越陷越深,这些先生可曾想过?”
诸葛小星道:“绍兴和议之后,将军的驻地已被朝廷割给金国,那些百姓也已属金人,朝廷对自己的黎民尚且不管不顾,难道以将军之力能够恩泽天下苦难百姓?”
陆文龙道:“文龙虽无扭转乾坤之力,但曾立誓不会抛弃百姓苍生而不顾,如今虽强兵压境,也不敢违背誓言。”
面对陆文龙的问语,诸葛小星没有回答,只是默默的看着他。
陆文龙此刻也是思绪万千,他平复了一下心情,又说道:“先父大人曾是潞安州节度使,适逢金邦大举入侵,先父以一隅之残兵抵抗数十万虎狼之敌,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至死不降,最后城破殉国,先母也殉节而去。我也自此被掳金邦,认贼做父,杀害同胞,罪大恶极,虽死不能赎之万一,后来得王佐先生断臂点化,方得知身世,弃暗投明,认祖归宗。投身岳家军后,深得岳、韩两位元帅教诲,立志尽忠报国,以死谢罪。可在朱仙镇上又因念养育之恩放走了完颜兀术,愧对岳、韩二帅及众家兄弟同袍,更无颜去见那些阵亡将士的在天之灵。唯有以一腔热血扞卫国土百姓,轻赎罪过。岳元帅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原为平生夙愿,如今元帅已经归天,空留遗恨于前。文龙不才,欲完成岳元帅及众多前辈将士之心愿,纵使千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