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赵昌言上书驳斥,将北伐失利之事推给急功近利的曹彬,深得太宗心意。
潘美死后,太宗对宰相李昉越来越不满,有意提拔赵昌言这个阿谀奉承之徒拜相。
赵昌言便伙同知制诰胡旦,唆使翟马周标榜效仿唐太宗朝名臣马周,为国请命。
翟马周敲响登闻鼓,弹劾宰相李昉身为一国宰辅,在辽国入侵之际,不能忧劳国事,竭忠尽智,只知饮酒赋诗、歌舞宴会。
太宗借题发挥,很快令翰林院学士起草诏令,罢黜李昉。
李昉罢相,元僖见机会难得,忙差人送信给赵普。
赵普便再次上书,太宗感念当年北伐,赵普三次上表的一片忠心,立即下诏令赵普还朝。
元僖又向太宗上表,言赵普,“开国旧老,厚重有谋,忠诚言事,不苟求思顾以全禄位,不私徇人情以邀名望,为人厚重,老成谋国,此真圣朝之良臣也。”
太宗深以为然,于是赵普成功第三次拜相。
太宗又念起元僖担任开封府尹这一两年,政事平稳,立功无错,在朝堂上意味深长地告诉众人,“多年前,朕也和二郎一样,二十岁出头就担任开封尹,前后十六七年。为何能够即位称帝呢,是因为外绝畋游之乐,内鄙声色之娱。”
众人一听,便知太宗此举是向诸位皇子和百官宣示,开封尹赵元僖,就是国家未来的皇位继承人。
元僖内心激动,若初却悄悄提醒他,“陛下此举也是警告之意,陛下眼下正需要赵普,二郎将他再次引入朝堂,虽为国事,难保陛下不会怀疑你的用意。此番话虽有立你为储君的意思,却也在告诫你稍安勿躁。”
元僖顾左右而言他,并不喜欢听。
许王府幕僚也说,“御史中丞赵昌言伙同胡旦和那个翟马周,一起弹劾李昉,拉李昉下马,原是想自己高升。却被赵普捡了个便宜,难保心中没有怨言,殿下不用在意他。”
元僖笑笑,“只是个会揣摩父皇心思,却没什么本事的家伙。他如果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不会对不属于他的位置生出这般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