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1章 武曌(十一)退位去世(4 / 5)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同时,她也注重选拔人才,将一些有才能的官员提拔到重要岗位上,让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当某一势力崭露头角,有独大之势时,武则天会不动声色地扶持其对立势力,以遏制其发展。她也会巧妙地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挑起他们的争斗,从而在其中坐收渔利,巩固自己的皇权。

武则天这种权力制衡的策略,不仅有效地维护了自身的统治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政治局势的相对稳定。她的政治手段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出了独特的智慧和策略,为后世留下了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政治范例。

当然,在武则天掌权的历程中,最早成为被清算对象的便是她的夫家成员。李唐诸王中,但凡那些具备一定能力,敢于展现自我且有所“蹦跶”的,早就被武则天以凌厉的手段清算干净。

武则天以其果断决绝的作风,对那些可能威胁到她权力的李唐宗室成员,毫不留情。无论是在政治智慧上崭露头角,还是在军事才能方面,有所显露的李唐诸王,都难以逃脱她的打压与清算。

而武则天的儿子李显、李旦以及他们的子嗣,同样处于武则天的严密掌控之下,被她牢牢压制。李显曾被立为皇帝,又遭废黜,其命运跌宕起伏,完全取决于武则天的意志。李旦虽也曾短暂登基,但实则如同傀儡,毫无实权可言。

他们的子嗣们,在武则天的阴影下,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例如,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只因私下议论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兄弟,便被武则天赐死。

武则天对夫家成员以及儿子,孙子们的压制与掌控,反映了当时宫廷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激烈。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亲情在权力的角逐中显得如此脆弱,而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对至亲之人施以严厉手段。

随着岁月的流逝,武则天渐渐老去,精力不再如往昔那般充沛,对于政治的把控性,也不可避免地有所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她身后的皇位归属问题,瞬间成为了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引发了一场激烈而复杂的争斗。

她的侄子,以武三思等人为首的武家人,联合她后宫那些得宠的面首,形成了一个紧密勾结的派系。他们为了争夺皇权,不择手段,通过明争暗夺等种种阴险狡诈的手段,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占据了上风。

在他们争夺权力的过程中,为了铲除障碍,不惜谋害李唐皇亲,试图断绝李唐皇室的血脉传承。同时,对于前朝那些对武则天统治心怀不满、直言进谏的大臣,他们也痛下毒手,进行残酷的迫害。

武则天面对这样混乱的局势,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统治秩序,也不得不采取严厉的手段。她处死了一些大臣,这些大臣或许只是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稍有不慎,便丢了性命。甚至对于自己的子孙后代,她有时也迫于形势,不得不忍痛处置。

而那些始终心系唐朝的官员,他们目睹着武氏势力的嚣张跋扈和朝廷的混乱,为了自保,也为了心中对李唐王朝的坚定信念。在暗中秘密协助着李唐王朝的后人,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筹谋规划,希望能够在合适的时机,重建李唐王朝,恢复往日的辉煌与秩序。

继续阅读

这段时期的政治动荡反映了权力交替时的残酷与无常,也展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稳定和正义的不懈追求。

公元 705 年,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变革悄然上演。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几位大臣,怀着坚定的决心和使命感,联合禁军力量,毅然发动了神龙政变。

张柬之等人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禁军将士们士气高昂,响应号召。他们以雷霆之势,直逼武则天所在之处,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压力。

此时的武则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