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孙程与王康等人,如同神兵天降,他们目光坚定,手持利刃,毫不犹豫地冲向江京、刘安和陈达。
刹那间,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孙程和王康,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果敢,迅速地将江京、刘安和陈达斩杀于刀下,鲜血四溅,染红了章台门的地面。
然而,面对李闰,情况则有所不同。李闰因其颇高的威望,在宫内备受信服。孙程等人深知,若能得到李闰的支持,此次行动将会更加顺利。
于是,他们决定拜李闰为主。为了让李闰顺从,孙程等人,举起明晃晃的刀,威胁道:“今当立济阴王,无得摇动!”那刀刃在微弱的月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令人胆寒。李闰望着眼前这一群气势汹汹的人,深知大势已去,只得战战兢兢地应道:“诺。”
随后,孙程亲自扶起李闰,众人一同前往西钟下。一路上,气氛紧张而庄重,每个人的脚步都显得格外沉重。当他们抵达西钟下时,济阴王刘保,早已等候在此。
在孙程等人的簇拥下,刘保登上了皇位,成为了汉顺帝。这一刻,历史的车轮悄然转动,宫廷的权力格局,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要知道,在封建王朝的宫廷斗争中,每一次权力的更迭,都伴随着血雨腥风。孙程等人的行动,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更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但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和正义,毅然决然地投身其中,最终促成了刘保的即位,为国家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
虽然,刘保在众人的拥戴之下,宣布继位。但是,作为大权在握的阎姬,并没有妥协接受这样的结果。
当阎太后惊闻江京被杀,李闰叛变以及汉顺帝刘保即位的这一系列惊天消息时,她顿感天旋地转,愤怒与恐惧瞬间交织心头。
随后,她匆忙下诏,召集越骑校尉冯诗、虎贲中郎将阎崇,严令他们率领兵马驻扎在朔平门,以作防御之态。
阎显心急如焚地带领着越骑校尉冯诗等人,匆匆入宫。他神色慌张,语气急促地对众人说道:“济阴王刘保即位,这绝非是皇太后的本意,如今天子玺绶,依旧在太后手中。倘若你们能够忠心耿耿为太后效力,定能加官进爵,得以封侯。”
继续阅读
说罢,阎太后赶忙授予越骑校尉金印,目光急切地说道:“能擒获济阴王(汉顺帝刘保)者,封万户侯。能拿下李闰者,封五千户侯!”
冯诗等人闻此,表面上皆信誓旦旦地承诺,定会效忠阎太后,然而,却又巧言推辞说“当下统领的兵众,实在过少,难以完成如此艰巨之任务”。
阎太后的兄长阎显见状,心急如焚,赶忙与小黄门樊登,一同前往左掖门外,企图迎接更多的兵马前来助阵。
岂料,冯诗竟突然翻脸,毫不犹豫地格杀了小黄门樊登,而后率领自己的兵马,迅速返回兵营驻守,不再听从阎太后等人的调遣。
与此同时,阎太后的二哥卫尉阎景,在得知宫中变故后,匆忙从宫中回到外府,心急火燎地收聚兵力到盛德门,妄图与阎太后等人,共同反击汉顺帝。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争斗,史称“夺宫之变”。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权谋交错。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关乎着生死荣辱,也影响着王朝的未来走向。
而宫廷之外的百姓,或许对这宫中的风云变幻知之甚少,但他们的生活却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这场权力斗争的波及。
在这紧要关头,汉顺帝毅然决定,让孙程传召诸尚书,下达了逮捕阎太后的二哥卫尉阎景的指令。要知道,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宫廷权力斗争的复杂局势和激烈冲突。
当时,尚书郭镇正卧病在床,本应是安心养病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