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你信不过他们,因你不知他们是否会听话。”
老六话锋一转:“喻文州之子喻斌、岚山侯公输甲、季伯昌之子季元思,就连朕的卓娃子也都追随与你,你齐烨为何信得过他们,只是因他们有本事?”
不等齐烨回答,老六又道:“你庄中有个商贾叫…对,叫余大贵,这余大贵,也有本事吗,想来不是,可为何没本事也能为你做事,还有那水云阁的管事语棠,这些人当真有本事吗,没有,莫说比之朝堂诸臣各部大员,便是想要拜入你齐烨门下的学子也多有不如,可为何你信任他们,为何重用他们,告诉朕,为何。”
齐烨叹了口气:“因为听话。”
“不错。”老六问了下文德时辰后,笑吟吟的望着齐烨:“你夜闯国子监,又捉了人,周介必然会寻你,与你理论,今日朝堂,你定要与周介针锋相对一番。”
缓缓站起身,老六轻轻拍了拍齐烨的肩膀,低头望着垂头丧气的齐烨,笑意渐浓。
“朕,信得过你,想要如何做,去做吧,朕信不过那些学子、那些读书人,可朕信你,日后他们闯了祸,你要为朕收拾收尾,应了朕,朕便助你。”
齐烨抬起头,双眼有些茫然,足足过了许久,触电一般站起身。
千言万语,又不知如何开口。
这一刻,齐烨感到无比的幸运,也为大康子民感到幸运。
老六挥了挥手:“去吧,待朝去吧,上朝前,总要寻个帮衬。”
“是。”
齐烨施了一礼,恭敬的后退着离开了敬仪殿,他是得先谈谈口风,看看其他各部的态度。
待齐烨走了,康骁欲言又止。
眼看老六都换好衣服了,康骁说道:“儿臣虽是认同齐烨,只是倘若这几年当真叫大量百姓之子入朝为官,不说其他读书人如何作想,若是这些百姓之子多是本就对朝廷不满,怕是…”
“怕是什么,有什么可怕的。”
老六将玉玺在手里抛了抛,哈哈一笑:“出了岔子,朕不用开口,齐烨便去抓了,叫他抓就是,乱子出的再多,再快,还能比齐烨抓的快,抓的多不成,科考之前,这京兆府地牢中关押的贪官污吏还少了不成。”
小二张了张嘴,满面佩服之色,有道理,太他娘的有道理了。
“幽王,镇守着我大康的国门。”
老六望向大殿之外,幽幽的说道:“齐烨,守的是朝廷的大门,宫中的颜面,昔如此,今如此,明日亦如此,可记下了。”
“儿臣谨记。”
康骁重重的点了点头,这句话,他很认同,登基之后,也会继续维持下去。
纨绔世子不好当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