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也就是隆礼重法之意。
齐烨低声问道:“啥意思啊?”
阿卓瞅了瞅在御案后喝茶的天子,面带困惑:“似是过于…”
本来阿卓想说这题太简单了,话没说完也不知是意识到了什么,又面露思索之色。
这题确实太简单了,隆礼重法,说白了就是既要重视礼仪教化,又要重视法律制度,看似说的倍儿对,什么都说了,实际上吧,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就好像问是你爱你爸爸还是爱你妈妈,爱谁都是逼兜子,所以只能说我都爱,当然也有风险,容易挨俩逼兜子。
这种题明显是有标准答案的,不止是阿卓觉得简单,看考生的神情也知道的确简单。
能参加殿试的,哪个不是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各种典故信手拈来。
这就等同于什么呢,等同于一群高中生彻夜读书,给什么数列啊、不等式以及函数学的滚瓜烂熟,然后等考大学的时候,考题是一加一等于几一样。
当然,不能光写二,还要写为什么等于二。
隆礼重法,题目简单,答案也看似简单。
可正是这种简单,反而最难。
大部分考生开始苦思冥想了。
隆礼重法,何为礼,约束的是内心,何为法,约束的身体,如何如何的,写的越多,区别越大。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时间不多,就半个时辰,一张纸,时间到了禁卫开始收卷,送到了老六御案上。
考生继续考,老六开始阅卷。
第二张卷,治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之兴亡,食肉者谋之。
同样,文德将一张卷送到了齐烨面前。
齐烨看着卷子,神情有些恍惚。
这句话,是他第一次见到老六时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出自日《知录.正始》,背景是明末时期,也就是清军入关的时候,原文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齐烨也是个二流子,光记住了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国之兴亡食肉者谋之。
令齐烨没想到的是,当时自己无意的一句话,竟然出现在了殿试的考卷上。
这次轮到齐烨看向正在阅卷的老六了。
好歹出道混了这么久了,齐烨对很多事物的感悟已经发生了变化。
就说治国策问的题目,一开始齐烨只看到了“表”,没看到了“里”。
首先这句话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国,天下,并不是一个意思。
前朝是国,本朝是国,可前朝和本朝,又不是“天下”的意思。
百姓归心,这是天下。
前朝和本朝,宫中也好,朝廷也罢,这是国。
前朝暴政数不胜数,百姓衣衫褴褛食不果腹,这不叫天下,也不是百姓的天下,而是宫中和朝廷的“国”。
百姓认同朝廷统治的“国”,但是国不会永远统治天下。
老六推翻了前朝,很容易,因为“天下”本来就不稳固,因为“天下”的百姓认为前朝的“国”,只是官员的国,宫中的国,压榨百姓的国,而不是百姓的国。
亡国,不代表亡天下。
前朝完蛋了,无论谁取而代之,都不可能给天下人,给所有百姓都屠了,很多制度、律法,民间的习俗传统,百姓如何过日子,都是沿袭的前朝,天下,没有变,只是百姓变了。
所以说天下兴亡,和匹夫,和每个人都有关的。
国之兴亡,食肉者谋之,和上位者有关,与百姓无关。
以齐烨的理解,你国家亡了是皇帝和当官的折腾的,和我们百姓有鸡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