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顾蓁像在和小孩子说话,闻昭脸红了红:“知道了,饭应该做好了,长嫂先吃吧,我洗完就来。” 顾蓁去灶房端了粥和饼子,就着原主腌制的小菜,美美吃了顿早餐。 她招呼一声就去了城里,闻昭等她走后才锁上门去给父母兄长上坟。 顾蓁在成衣店买了几身衣服,都是寻常款式和布料,不出众但也简单大方,很适合他们现在的经济状况和身份阶层。 又买了一双鞋子才回家。 闻昭比她稍晚些回来,进门发现桌子上摆着的新衣服新鞋子,心下诧异。 他昨天还以为长嫂是给他缝补衣服去了,没想到是买新的。 “长嫂,那些衣服还能穿,不必破费,”闻昭惭愧,“怎么只给我买,没给自己买吗?” 他记得小时候,这位长嫂也是极爱美之人,后来嫁了人才在婆母的严厉下改了性子。 可惜他的钱现在都上交了,不然就去给长嫂买几件漂亮衣服。 顾蓁摆摆手;“我自有衣服穿,你不必替我担心。” “这里有几两银子,去拜访师长和谢大人,咱们不可空手上门,你看着去城里买点儿吧,我也不知道你们这些读书人喜欢什么。” 闻昭点点头接过来,没和她客气。 . 拜访君信怀,闻昭只买了几样点心,他知道老师不喜欢这些礼节,特意还带了自己做的文章和几幅画,这比什么礼物都得老师喜欢。 果然君信怀直呼好好好,带着闻昭去屋里检查这三年的学问,看那模样是对得意弟子非常满意。 顾蓁在外面和君信怀的夫人饮茶。 这位夫人也是出身耕读世家,学得几个字但没有大学问,从前在京城时她就应付不来那些夫人小姐,来了清河镇倒是喜欢的很。 拉着顾蓁不停说着山上的事,一年四季收成了多少菜,养了多少花。 顾蓁笑呵呵跟她交际,专捡着对方喜欢的说。 “三年前你公婆走的时候,我还去吊唁,那会儿看着你柔柔弱弱的模样,担心这个家日后怎么办,没成想,你咬着牙给撑了起来,我打心底里就喜欢你这样的姑娘。” 如今瞧着更爽利,可见三年成长不少。 君夫人就是有点可惜:“你如今才十九岁,可想过改嫁?虽然世道闲言碎语多,但只要男方肯放人,这都不是事儿,你要是愿意,我找阿昭说。” 闻昭七岁就在这里读书,养了五年,跟自家孩子一样,君夫人自认有这个面子。 花儿一般的年纪,应当也是愿意的吧? 但顾蓁却摇了摇头:“多谢夫人好意,只是我始终不信夫君死在了边关,我想再等等,看他能不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