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叫虎子的孩子不简单,多看看他,明天让队伍再稍微慢一点,咱们晚个一两天到保安问题不大!”
队伍渐渐进入鄜州地界后,大多数的商旅队伍都先后到了他们的目的地,他们大多是有车马辅助,所以能跟得上队伍,但对于一路上是用自己的双脚全力跟上大部队行军的那些孩子,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赞道:“小哥们不错,长大之后都是好汉子!”
“秦知军的亲卫军如此雄壮,到了边境一定会打大胜仗!”
此时,据前面的斥候回报,前面有百姓提醒,此处已经进入真正的“战区”。
就是说,虽然西夏人的军队还没有进行大规模地进攻,但是对方一直会有许多零散的小队偷袭,也就是他们所称的打草谷。这些打草谷的小队,少则七八人,多则三四十人,但都是一人双马,来去极为迅速,大宋地方军队即使得知了他们的行踪,待到赶去之时,他们早就抢劫完并带着财物甚至是抓到的丁口逃之夭夭了。
秦刚下令,现在开始,进行披甲演习。
于是,赵驷从怀中掏出一只竹哨,吹出了长长的尖厉哨声,于是全体队伍迅速停下,一批弓箭手立即突前布阵,并张弓挂弦防备。其余士兵便迅速奔至距离自己最近的马车那里,从车上搬下铁甲,进行披挂。
赵驷催马跑到孩子军那里命令道:“全体听令,跑步到中间,帮忙进行披甲!”
孩子们起先被尖厉哨声吓了一跳,此时一听命令,立即下意识地跑过去,每人主动去找了一名士兵去帮忙。
虽然他们从未学过,但是帮忙披甲这事并不用学,主要工作都是士兵自己完成的,只是需要旁边有个人能在合适的时候帮着搭把手,又或者在关键的时候,从旁边帮着拉一拉绳子,系一下扣子等事。
其实赵驷叫他们去帮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孩子在帮忙结束后,便自然地留在了阵形防护的正中间。
长枪兵与刀盾兵披甲完毕,便迅速拿起武器列阵后对外突出。
此刻便看如果离敌人过来还有充足的时间的话,弓箭手便会去完成自己的披甲。
而要是敌人如果来得过快,弓箭手此时不披甲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挡在前面的是已经完成披甲的枪兵与刀盾兵。
直至全军披甲完毕,先是静候了一会儿,又命令部队带甲进行了一段列阵行军之后,才宣布警戒解除。
继续阅读
大家这才陆续解除下沉重的铁甲与武器,恢复原先状态再继续行军。
如此这般,在放慢了推进速度后,两天内前后演习了三四次。
就在有孩子暗地嘀咕这种演习是不是纯粹折腾人的时候,队伍来到一个叫做直罗镇的地方,真正的意外发生了。
熟悉的尖厉竹哨声再次响起,大家开始条件反射地快速停下迅速进行披甲准备,已有相当多的人意识到,这次的情况不一样,因为哨声并非是队伍里的赵驷吹出的,而是从前方正在骑马回跑的斥候吹响的。
也就是说,这次将是真正的敌袭!
远远地看到了斥候在马上打出的几个手势之后,赵驷立即转头请秦刚坐镇中军,他则带着队伍中全部的七八名骑兵,与前方陆续赶回来的骑马斥候,从侧面绕到了前方的一处高坡后面进行埋伏。
秦刚则指挥两辆搬完装备的大车横在了道路正前方,因为北方的道路两边都是荒地,对于列队冲锋的马队形不成太多约束,所以又在大车两边各排开了八列三排的长枪兵,再之后便是三排弓箭兵,之后便是两侧各以三列刀盾兵向后,沿着道路两边将中间围了起来。
原先的旗帜,全部放倒于地。
正中间便是半路收留的这些孩子以及目前尚还跟着他们的少量商旅人员,此时的他们,都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