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年,五月,洛阳。
元渊收到圣旨,他再次被任命为大都督,替代元琛讨伐鲜于修礼。胡太后同时给元渊委派了两个助手,一个是左都督章武王元融,一个是右都督平东将军裴衍。
胡太后其实也很无奈。她实在不想再让元渊总管大军,无奈事实已经证明元氏一门除了元渊之外没有一个能打的。不重新启用元渊,只能坐视叛军做大,而这次鲜于修礼的叛乱地点距离京城洛阳更近,定州沿着太行山再向西南七八百里,过了殷州和相州就是皇城脚下。
胡太后思前想后,还是平叛更重要,于是在征求了皇帝元诩的意见之后,命令元渊即刻出发北上接管元琛的北伐大军,继续讨伐鲜于修礼。
元渊正月从定州被调回洛阳,已经四个多月没啥事做了。朝堂之上元徽一手遮天,根本没给他这个吏部尚书任何发挥空间,而且元徽还时不时的挤兑他,搞得他很是难受。此刻听闻自己被再次启用去统领大军平叛,非常高兴,立刻回府整理行装出发去定州。
为确保马到成功,这次元渊又申请带上了上次六镇平叛的功臣于瑾,以及原怀朔镇将杨钧的长子杨喧。
但不经意间,元渊又犯了个非常严重的错误。除了几位重要的助手之外,他同时还带上了儿子元湛跟随自己一起出征。
其实上次在六镇的时候,他也是带着儿子在身边的,他的本意是让儿子多接触一下实际的军旅生涯,锻炼锻炼,别总当温室的花朵。其实这只是很简单的父母苦心而已,当时元渊跟元徽的矛盾还没有现在这么深化,所以大家都没太关注这个事儿。
但这次不一样了,元徽自从上次定州的事情构陷元渊失败,心中又恨又怕。现在元徽官职大一点儿,但要是元渊这次再平叛成功,保不齐就超过自己了,到时候保不齐念起旧仇回头报复自己一下,自己可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自古大将领兵出征,为了确保君主对自己的信任,都要把老婆孩子留在京城,其实隐含着就是给君主留人质的意思。元渊作为宗室亲王,居然没想到这个细节,实在太不谨慎。
于瑾也提醒过元渊,但元渊依旧没太在意。带着儿子出去学习一下嘛,元氏家族的下一代也得培养培养才能成才。
结果元徽抓住这个把柄,去胡太后那里偷偷告了一状,说元渊手握重兵,以子自随,很明显有不可告人的打算,太后您可不能掉以轻心。
胡太后本来就对元渊不放心,经元徽这么一扇风,更觉得完全放手让元渊领兵不太稳妥。于是她秘密给元渊的两个副手元融和裴衍写了个敕书,要他俩暗地里盯着元渊,有任何不妥的行为立刻上报朝廷,同时做好随时拿下元渊的准备。
结果元融和裴衍是俩实诚人,他俩一商量,觉得广阳王不太像会谋反的样子,顶多是不拘小节而已,咱们现在既然是给人家当副手的,对主帅戒备猜忌难免会产生误会,影响平叛大事。于是他们直接把胡太后的诏书拿给元渊看,说广阳王您别担心,我们哥俩信任你。这个诏书您别当回事,正常领着我们打仗就行了。另外建议您以后言行能更加周密一点,最好别给别人留这些把柄,会带来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元渊郁闷死了,心说我忠心耿耿一心为国,怎么还被人这么猜忌。这个元徽真是个没完没了,不就是个绿帽子嘛,何必这么小气非要置我于死地不可。看来只要元徽呆在朝中一天我就没有安生的日子。
算了,既然朝廷这么不信任我,那我就罢工给你看。
从此元渊开始消极怠工,军中无论大小事务,都飞书报给洛阳,得到许可后再实行。
胡太后不知道元融和裴衍把自己的敕书给元渊看的事情,她一见元渊现在事事要请示汇报,也颇为奇怪,你元渊是军中主帅,咋能连哪里挖壕沟哪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