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种权变好像在结果上与政策本身的条文是背道而驰的。
但这就是实际工作的真实情况。任何先定的政策都不可能不多不少地恰好应用。所有执行者都要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去判断现实情感,因而做出权变。
而且就其张冲的本心,至少目前为止,他对于下面主官们的过激的权变并不反对。
在张冲看来,不同时期的手段是不同的。
在目前来说,也就是事业的初期,为了更广泛的动员和争取穷困黔首,在作风上要大刀阔斧,甚至要用暴力去发动。
而等到外部局势有了稳定后,就需要一定程度上缓和一下。
而这个顺序是不能反的。就像对豪强们,是不能和平团结的,必须要有斗争有团结,而且是先斗争,再团结。
这是一个基于实际情况而总结的手段。
张冲就是这样辨证的看待激进和温和的执行手段的。
温和意味着团结、秩序、建设,激进意味着斗争、活力、破坏。这两种手段,泰山军都要用,都要硬。
所谓不破不立,不矫枉不能过正,只有通过坚决的斗争,才能激发广大黔首的斗争热情。他们才会有胆子,有信心跟着泰山军一起斗豪强。
这条经验是张冲在蛰伏泰山的时候,亲身体悟出来的。
但在必要时候,这种过激又需要转向温和,斗争也要转向团结。这个经验是张冲在经营莱芜的时候,实践出来的。
想了想,张冲并不打算对这些人进行处置,也不打算点名表扬,不然又会让别的主官对形势产生错判。
到这里,张冲对自己写的那篇座右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有了更深的理解。
说到底,张冲自己也没理过政,他也是骑马看路,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但从目前来看,他做得不错。
但很快,张冲在看到下一封密奏后,对刚刚的想法又产生了怀疑。
这是渤海,章武县令焦用的转给渤海太守李武的上表。李武不能决,遂将这篇上表一并转到了邺城。
焦用这人张冲知道,是从河济地区成长起来的分田吏。作风亲民,爱民,亲临做事,连续两年被评为特异,上上。
所以才被特拔到了渤海的章武作为县令。
章武是渤海的大城,是产盐重地,能耕种的田地特别少。因此,章武地区的人地矛盾就特别大。
焦用在他给渤海太守的上表中就讲了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下面的人比焦用更要极端。
因为章武地区人多地少,即便是将全县的田土平分给所有人,这些人还是没办法养活自己。
而原先章武之所以能养这么多口户,就是豪强们贩卖盐到中山一带,然后换取粮食回来。
而现在,豪强们依旧掌握着这条贩盐商路。所以焦用就决定让这些豪强只交出土地,但可以继续行商。
但焦用明显低估了灶奴们的愤怒。
他们在看到昔日的主家倒了后,纷纷开始屠杀这些豪强子弟和家眷。而各地方的分田吏们呢?也不阻止,甚至还支持。
焦用一开始还单纯以为这就是个人之间的仇杀,但很快他在具体了解后,就知道压根不是这么一回事。
章武县内主持分田事务的分田吏们普遍都是从河济地区划分来的。
也许是因为当年的教训,这批分田吏普遍都是宁可杀不可放。在之前的分田中,这些分田吏们发现,只要是对豪强的行动,即便是打杀,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而相反,如果在对待豪强上有一丝一毫的同情,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前途。
在这样的反馈下,这些基层的分田吏们的心态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