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员无奈,只好将供状层层上交,最后到了刑部尚书杨靖手里。
“哼,人证物证确凿,还想抵赖?”
“通知都察院、大理寺,择日公开提审苏谨!”
“还有,事涉税粮,请户部一同参与问案。”
四月初一,不是愚人节。
朱元璋没有亲自参与问案,但也没心思批阅奏疏,坐在御书房有些心神不宁。
令他心神不宁的,除了担心苏谨真的有问题外,还有门外站着的那个人。
朱允熥几次求见,朱元璋都没有答应,
知道今天是三司会审大哥的日子,一早就跪在御书房外,大有一副老朱不见他就不走的样子。
马忠良苦劝许久,朱允熥仍旧不为所动,回去禀报朱元璋后,老朱冷哼一声:
“喜欢跪就让他待着,我看他能跪多久!”
虽然恼怒,但对于朱允熥居然有这样的胆气,也多了几分欣慰。
要知道半年多以前,朱允熥见着自己的时候,连先迈哪条腿都不知道。
朱允熥并不孤单。
没过多久,他的身边默默来了一位璧人,身形俏丽站到朱允熥的身边。
今天天气有些阴沉,一阵寒风吹过,朱灵萱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但仍旧目光坚定的看向御书房。
她轻声安慰着朱允熥:“别担心,苏大哥一定不会出事的。”
与此同时,刑部大堂。
“犯官苏谨带到——!”
蒋瓛亲自送苏谨到了刑部,然后默默站在堂下,冷眼瞅着堂中诸官。
他今天只带了耳朵和刀。
耳朵,是要将所见所闻一一据实回奏。
至于刀,若是有人真敢用些不光彩的手段严刑逼供,他不介意用刀子来讲讲道理。
堂上左佥都御史张庭兰、刑部尚书杨靖、大理寺丞李仕鲁高坐在中。
张庭兰是苏谨的老对手了,也是本案的主审。
其余两人苏谨没见过,或者见过也没印象。
杨靖对此案颇为重视,尤其是在拿到‘实证’后,准备一举将此案办成铁案,以示刑部威严。
李仕鲁为人正直,素为朱元璋信赖。
他和其余两人不一样,对苏谨其实颇为欣赏,尤其是国债一事,叹为观止。
但这并不影响他公正断案。
可看到案宗后,他却觉得疑点重重。
几十万石粮食,他是怎么截留的?
就算粮食是他截留的,他又为什么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张旗鼓的往外运送?
就不怕被人看见吗?
至于其他罪名,李仕鲁扫了一眼就不再看了。
不过是那些言官风闻奏事,甚至罗织出来的罪名罢了,统统都是无稽之谈!
张庭兰看到苏谨傲然站在堂中,顿时大怒:
“犯官苏谨!都到这时你还不知罪,见到本官为何不拜!”
苏谨斜睨他一眼:“不好意思,下官打小腰就不好,弯不下去。”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