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焦点。
警方注意到,张华在讲述一些关键事件时,常常停顿下来,思考良久才给出一个不太连贯的回答。而且,他的回答前后矛盾,漏洞百出。例如,当被问及一笔重要的资金往来时,他先是声称这是正常的商业投资,随后又改口说是借款,最后又无法提供相关的借款协议和还款记录。
此外,张华在回答问题时,身体语言也透露出他的紧张和不安。他不停地搓着手,双腿微微颤抖,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这些细微的动作都被警方敏锐地捕捉到,进一步加深了对他的怀疑。
为了突破张华的心理防线,警方决定采取更加直接和严厉的询问方式。他们向张华展示了已经掌握的部分证据,并明确指出他的回答与事实不符。面对警方的强大压力,张华的心理防线开始逐渐崩溃,他的回答变得更加混乱和无序,甚至开始胡言乱语。
然而,尽管张华的表现已经让警方高度怀疑他与死者的死亡有关,但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直接证据来证明他的罪行。警方决定继续对张华进行深入调查,同时扩大调查范围,寻找更多的证据来揭开这个谜团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死者的生前情况,警方决定对死者的家庭进行走访。这一走访,揭开了死者在家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当警方敲响死者家门时,开门的是死者的妻子,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悲伤。走进屋内,警方看到的是一个布置温馨但气氛压抑的家。客厅的墙上挂着死者与家人的合影,照片中的笑容如今显得格外刺眼。
在与死者妻子的交谈中,警方了解到,死者生前在家中常常表现出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妻子回忆说,有很多个夜晚,死者独自坐在阳台上抽烟,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当妻子关切地询问时,死者总是摇摇头,说只是工作上的压力,让她不要担心。
据妻子讲述,死者在晚餐时间也常常心不在焉,对家人的谈话反应迟钝。有时候,他会突然陷入沉思,手中的碗筷停在半空中,眼神空洞。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似乎也无法驱散他心头的阴霾。
妻子还提到,在死者生前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他的睡眠质量极差。经常在半夜惊醒,然后在房间里踱步,直到天亮。尽管妻子多次劝说他去看医生或者寻求心理辅导,但死者总是固执地拒绝,坚持说自己能够处理好。
然而,对于死者焦虑和不安的具体原因,妻子表示一无所知。死者从未向她透露过工作中的具体细节,只是反复强调不想让家人为他担心。
警方在与死者子女的交流中,也得到了类似的反馈。孩子们说,爸爸最近变得很陌生,不再像以前那样陪他们玩耍,总是一个人呆在书房里。
通过对死者家庭的走访,警方更加坚信,死者生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这很可能与他的生意伙伴以及隐藏的秘密有关。但要揭开这个秘密,还需要更多的线索和证据。
在调查死者生前的社交关系时,警方发现其中一位生意伙伴的行踪在案发前后变得十分诡异,引起了他们的高度警觉。
这位名叫李明的生意伙伴,在案发前一直与死者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他们共同参与了多个商业项目,往来频繁。然而,在死者死亡的消息传出后,李明的行为开始变得异常。
警方通过监控录像和通讯记录发现,李明在案发后的第二天就匆忙离开了他的住所,没有携带太多的行李。他的手机通话记录显示,在那段时间里,他与一些陌生号码进行了频繁的联系,通话时间短暂且内容隐晦。
随后,李明频繁地更换联系方式。他先是停用了原来的手机号码,然后又注册了多个新的号码,但这些号码的使用时间都不长。警方在追踪这些号码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因为李明似乎对反侦察手段有着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