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敌军已经入瓮,接下来就要看将军的了。”
“先生放心,豹这便下去安排!”曹豹点头说道。
“倒不用如此着急。”诸葛亮皱眉说道,“敌军骁锐,我军可先放其前部从此过,以大火乱其军心,再猛攻其大军中段,分割其首尾,如此当可取胜。”
诸葛亮没想到曹豹竟如此沉不住气,心中也是暗自摇头,感叹徐州四战之地却无甚良将,面对强盛的大乾必难以持久。
看来此战过后,自己得劝叔父找个时机尽快脱身了。
至于今晚?虽面前的曹豹有两万“丹阳军”在手,但要想获胜,只怕还得依赖于火攻。
原来诸葛亮为了确保此战的胜利,早已请曹豹命人将引火之物放置于道路两旁,又在道路上多有铺设杂草,由于夜色当空,一前一后的两支兵马均未察觉异常。
曹豹自不知诸葛亮心中想法,见其说得有理,便也耐下性子,准备待黄忠大军过半再行动手。
尽管在他看来,两万丹阳军足以将毫无防备的黄忠等人杀败,根本用不着如此麻烦。
但诸葛氏到底是琅琊望族,放眼徐州也算颇有名望,哪怕是陶谦也只能将诸葛玄“奉为上宾”,曹豹因此对诸葛亮还算客气。
加上出行前主公陶谦曾让自己多听这小子的建议,毕竟设伏之计也的确是后者所献,所以他倒也不介意再多等上一等。
其实此战算是诸葛亮的人生第一战,关于今日的伏击,他在献策前也是经过了几晚地反复推敲。
倒不是诸葛亮对自己的计策没有信心,实际上他是一个极为自信之人,之所以如此,也不过是为了确保能将杀伤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毕竟他兄长诸葛瑾还在大乾为官,若因为自己的计谋使得大乾兵马损失太重,甚至折了黄忠这般重将,只怕对兄长而言也绝非好事。
正如他此前对叔父诸葛玄所言一般,他只想给予大乾兵马一点教训,最好是将双方战场转移至琅琊之外便已足够。
所以按照他的想法,黄忠大军一路追击,阵型一定会被拉长,这样的阵型极有利于被己方分割,且深夜里敌军难辩己方底细,再配合着火攻之策,足以乱敌军心使其不敢久战。
黄忠部麾下不乏骑兵,己方却几乎都是步卒,彼时黄忠等将领想要逃走自然不成问题,而己方也只需追杀敌军步卒便可收获大胜。
如此一来,既放过了黄忠等大乾主要将领,又重创了其麾下兵马,不但实现了自己一开始的战略目标,到了陶谦面前也好交差。
可没有人天生就是优秀统帅,亦没有人能真正算无遗策,战场之上往往总是会充斥着一些难以预料的因素,并最终影响到整个战局与结果。
或许是黄忠部兵马“命不该绝”,眼看着双方就要追击至己方的最佳伏击范围时,张闿见黄忠的追兵越来越近,慌不择路之下竟领着士兵就近跑入了路边的一处密林,而琅琊郡的人马也有样学样地跑了进去。
此处密林虽不算太大,但容纳他们那几千人却是绰绰有余,密林不但可以有效放慢黄忠部骑兵的追击脚步,且目测还与前方丘陵相连。
丘陵山地同样不适合骑行,若对方还要追击,便只能下马,彼时都是步卒,他们逃生的机会无疑会大上许多。
站在张闿的角度,这的确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逃生之法,虽有些冒险,可能最终能翻越丘陵逃出生天者依旧不会太多,但总好过继续在官道上被敌军骑兵撕咬砍杀要强。
此处距离东海还有不下数十里距离,足够对方将自己这点人马吃的渣都不剩了。
可他的这一决定,却不自觉地引起了连锁反应,所谓“逢林莫入”,尤其还是在这般深夜的背景下,让紧跟着张闿追杀的赵海逐渐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