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2章 失误(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杆卖了换钱,大概三四分钱一斤,后来涨到了五六分钱。记得小时候父亲做豆腐时,经常买来烧豆汁锅。

我们庄往西,杨桥那里有一大片土地,因离庄子远,大部分都弄不到水,插不了秧,基本上都被种上了红麻。每年农历八月初,也就是中秋节前,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收完了稻子,就开始砍红麻。记忆里,那也是我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大人们将麻砍倒后打好捆,我便和姐姐们开始扛起往大堰边上运, 再将麻捆一排排整齐摆放于堰边的浅水处,用生麻坯将其连结一起,捆牢固,上面再次层层码放,约四到五层,层与层之间连接好,然后人站在上边,手里拿一根长棍撑船般,使劲往深水处撑,岸边的人助力往深水处推,那层层麻排便浮于水面上,可顺水放排般,将其漂流至庄前离家近些的地方,再用土将其压沉,沤个十来天半月左右,待沤熟了便可再将其从水中捞出,剥下皮,洗净晒干卖钱。

每次手持长棍,立于麻排之上,我都特兴奋,脑海里便会联想早前看过的一篇小说《没有航标的河流》里描述的那些人放排出行时,喊着号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壮场面。

我们庄除了洋桥的旱地外,还有北大地一片没水插秧的旱地,也是种了许多的红麻。而北大地的麻捆大多要扛到庄后面的水库里去沤。

大概在和哥嫂分开家后的那年秋天吧,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我和母亲在水库边上剥麻,麻上压的土块扒下来时,那些沤的墨绿熏臭的麻捆,便在风浪里散开去,我和母亲连忙将它们一一推到岸边,先拉两捆上岸开始操作。母亲说不能一下子全都弄出水面,因为长时间脱水的麻就不好剥了,皮扒下来也洗不白净,洗不白净就卖不上好价钱。而沤好的麻,无论遇到什么天气,都要及时捞上来剥了皮,否则越沤越烂,洗完后就会缺失分量。

只因流年清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