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三节 日军抢尸(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蜂子能够敏锐地感觉到,在他左前方135米,45分钟方向。至少有日军五挺轻机枪,位置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每个机枪手基本都是以小点射的方式进行精准射击。从射击的节奏来看,这是几个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老机枪兵。

蜂子根据轻机枪发射位置的变化,能够判断出这个轻机枪小队的指挥官,是一个富有老辣,优秀军官。必须击毙他。

但他一直没有捕捉到合适的机会。

稍后,蜂子又说到。正前方,46分钟位置。975米。37炮。

蜂子说完这句话,他伞兵坑右侧。一个斜坑道里伏着的传令兵,听到他的指令后,迅速弯腰,沿着战壕往左侧跑去。边跑边重复蜂子刚才的指令。正前方,46分钟位置,975米,37炮。

一分钟不到,离蜂子60米距离的迫击炮阵地,向这个方位打了一个齐射。

日军第1波攻击很快被压制下去。

半个小时后,蜂子看到日军炮兵阵地,红光频闪,烟气熏天,他知道又一轮炮击袭来。

“斥候军”来不及转移到反斜面,全都蜷缩在单兵壕的底部。

炮击猛烈,地动山摇。

炮击未停,日军步兵的嚎叫声,已传入蜂子的耳朵。

蜂子急速传令:“正前方55分钟至13分钟方向120米,放。”

5个步枪兵中有4个放下手中的步枪,拿出两个日式掷弹筒,迅速装弹,发射,左边的,瞄准正前方55分钟到5分钟区间,右边的为5分钟到13分钟的区间。

蜂子口令不断地变换着,100米90米,80米,70米,60米,50米。

对于这种射击精准度只有天晓得的兵器,在这4个中国士兵的手中变成了神器,每分钟发射速度达到20发左右。

对攻击中的日军形成了极大伤害。两具制弹筒,快速地调整射击角度碰碰碰,炮弹一发接着一发出膛。打到最后,两个射击手不再遵循45度角的固定射角,而是抬直了炮身,不再调动调节设备旋钮。

日军一个掷弹筒小组往往有三人组成,正常的携弹量为16发。而我军阵地上,这两具掷弹筒,一分钟不到,打出去40多发。对攻击中的日军形成有效压制。

化三把身体压得极低,不停地瞄准射击,瞄准射击,速度极快。

蜂子根据敌我阵地的枪声,就已判明,敌人快冲到阵地前沿了,我警戒阵地已经丢失,敌人距我阻击阵地前沿不到30米。

日军的手雷已经能扔到我军阻击阵地前沿了。

蜂子没有听见我军反击日军手雷的反投弹,蜂子内心有些紧张,这30米的距离,日军只需要两分钟时间,就会跳进我方堑壕,看来短兵相接已经是在所难免。

不对。蜂子迅速判明,我军负责指挥的军官是个有经验的指挥官,他是想放日军接近堑壕20米左右,再用手榴弹进行反击。

因为步兵在堑壕内向外扔手榴弹,绝大多数,也就只能扔20米左右,个别好些的投弹手,因无运弹行程,也投不远,能在敌小纵深形成威胁。

果然不出所料,约三四十枚手榴弹,几乎同时,扔到了阵地前15~30米左右的距离,接连爆炸,连续投掷三轮之后,阵地上的机枪,吼叫起来。

刹那之间,阵地上枪声大作,嚎叫声,哭喊声,拉枪栓声,换弹夹声,不绝于耳。

蜂子叫自己的“斥候军”静静地呆着,伏在单兵壕中,都在用耳朵听眼前这番厮杀。

日军渐次退去,日军的枪声渐渐远离,50米,70米,90米。

蜂子从这次日军的进攻与撤退行动中,能感觉到,日军这次步兵指挥官比前几次的进攻打得有章法,特别是在撤退途中,日军分成两个小组交替掩护,我军阵地前沿,不时被敌弹反复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