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再多,朕还真不好做主,毕竟,总是要有人外放做官的,但你们司农寺想要从这些外放进士里留下一人,也不算坏了章程,就当是给你们司农寺,候补一新人。”
“多谢陛下,陛下,此学生,名叫马周!”张楚直接道。
“马······周!”李世民双眸中略有疑惑,好似回忆,而后轻轻吸了口气,望向了长孙无忌韦廷等一众吏部官员:“这学子,朕若是没记错的话,是这一次科举的状元吧。”
“如此学子,你们也外放?”
他的声音,多了几分冷气。
状元都能外放,那留在京城的又是什么考生?
虽说这件事里多方妥协,李世民心里也明白,便从开始就没有多过问,可万万想不到,他们竟然连面子都不遮一遮,掩一掩!
未免,也太过于随心所欲了。
长孙无忌倒是冷静。
不过,他还没开口,已是有人发声。
萧瑀躬身道:“陛下,何有不可?”
“各衙门安排新人,虽说科举名次是一方面,但,更要注重的还是多方面契合。”
“马周虽有才学,但,他的才学不在各长安衙门,更适合管理一方天地,从县令做起,今后定是朝廷的一方重臣。”
“陛下,这天下,总是要有地方官员治理的,这,也是朝廷的根基啊。”
“留下或者外放,都是为朝廷做事,怎能有优劣之分呐?”
这一番话,直接噎的李世民无话可讲。
确实也正如萧瑀所言,外放乃是父母官,虽说比不上京官,但说重要性么,也确实重要。
大唐,就是由一个又一个县府组成的啊。
只是,话又说回来,从县令爬到一方刺史或者都督,谈何容易?也不看看现在各道府关键之位,都是从京而下,并不是从下而升啊。
但,这话李世民也不好说,他深吸口气,扫过一众诸公,当再看向张楚的时候,没有任何犹豫:“朕,允了。”
“这一次,朕就乾纲独断,让马周,加入司农寺!”
“暂代,司农寺主薄一职!”
“谢陛下!”张楚心里也松了口气,此事,能尘埃落定就好。
站在秦怀道,杨明月,李泰他们之中,攥紧了双拳,从始至终都在看着的马周闻言,就想要出去谢恩,不过,被常何拉住了,并且朝他摇了摇头,并未,他稍稍朝着马周前面走了两步,遮住了马周的身影。
这个时候,切莫节外生枝。
想要谢恩,事后上折子就是了。
这个道理,常何自是无比明白的。
“陛下,既然秦川伯为司农寺要了今科状元,那就不如好事成双。”
“司农寺丞,老臣,保举司农寺笔吏温暖出任。”
“此乃老夫本家孙辈,脑子还算灵光,老夫三位兄长在位时,从未举荐过本族子弟,老臣,终究是一个俗人,实在是丢了我温氏三公之颜面。”
“哎······也是后辈无能啊。”
“没有祖荫庇护,无法出人头地。”
“还请陛下体谅我温氏一族,为朝廷鞍前马后,成全则个吧。”
温柬直接朝李世民讨要蒙荫。
这活,其实一般都是官员在下面串通,你推举我侄子,我保举你儿子,很少有人直接蒙荫于本族子弟,毕竟说出去,终有不雅。
但,温氏终究有些特殊。
而当温柬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世族大家,竟还真无人反驳。
便是心中再不愿意的长孙无忌,也乖乖闭嘴了。
温氏荣耀时,他们可以联手打压,但现在温氏已经凋零于此,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