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640 底线(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肖继辉说完之后,很是希冀的看着李卫东,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丝波澜来。

当然最想看到的还是李卫东点头,这是他的招牌动作,只要他同意的事情,肯定会先点头然后再说话。

但凡看到李卫东点头,他们这些做下属的就会轻松很多。

年初的时候,李卫东对于他投资控股的公司上市的事情表示了支持,不仅仅有安厦地产谋求上市,很多公司也是如此。

万家商场同样希望上市,上市的好处太多了,第一可以募集到一笔几乎没有成本的资金,对于公司的迅速扩张支持。

而且现在的零售行业虽然随着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提升,有了显着的增长,但是也不得不面对国外零售巨头的挑战。

中国入世已成定局,很多市场已经开始对外开放,或者加大开放力度,零售业的开放也再一次的放大,国外零售巨头扩张加速。

尤其是一线大城市,万家商场已经和国外的几家巨头进行了短兵相接。

管理水平比人家差,毕竟人家那些巨头都是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想要靠短时间的积累超过人家不可能。

而且价格战打的很凶,有时候看着哪些门店惨澹的利润,肖继辉愁的都快把仅剩的几根头发搔掉了。

若不是其他地区还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这种日子他可真一点都不想过了,这个时候如果有大笔的现金流那就再好不过。

当然他可向李卫东求援,恳求李卫东继续注资,也可以找银行周转,毕竟想要借钱给他们的银行也不少,但是这些哪有白拿的钱舒服,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持续不断的从资本市场融到资金。

第二也可以提升公司的知名度,毕竟现在国内对于上市这种事情还比较陌生,很多国人打心底就认为只要是上市的公司,就一定是好公司,是一流的公司,值得信任的公司。

相反没有上市的公司,自然就是不怎么正式,不怎么好的,至多也是第二梯队,自然没有上市公司好。

虽然事实不是如此,比如郑百文,能够上市完是靠政策支持,靠财务造假,但是消费者不这么认为,他也没有办法。

所以如果上市成功,对于公司形象也是个很大的提高,至少也能和国外的零售巨头在声势上抗衡一下。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的小股东众多,他们对上市的心比较迫切。

公司初创的时候,李卫东只当投资人,让肖继辉管理公司,并且要求他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出二十家上规模且能盈利的商场,就给他20的股权。

为了拿到这个股权,肖继辉是铆足了力气干,但是干了半年就知道这个任务太难。

不过后来想明白了,人不能太贪,要先把蛋糕做大,才能吃的多。

当时就把李卫东给他的套路,拿出去对付别人,很快就召集了一大批的有经验、有经历、有能力的同志共同创业。

果然在这个社会只有资本的力量才是伟大的,企业越做越大,队伍也越来越大。

所以现在整个公司内,有股份的高管、店长就有几百人,有的多,有的少,有的甚至还只是在某个商场有股份。

无论这些人的股份是多少,但不可否定他们是股东,若是按照现在公司的资产来计算,很多人的股份价值已经超过千万。

这些股份虽然可以交易,但是谁都知道,没有上市的公司股份不值钱,买方市场太小了,卖方没有议价能力。

所以现在这些股份只能作为分红的凭证,想要交易不合适,也不舍得。

公司现在又处于向外扩张的阶段,大股东对分红没有要求,管理层自然想要把留足本钱想

要把蛋糕做大,所以分红的比例和数量肯定不会太多。

一旦上市,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股票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