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10章 学府初立兴荆州(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马蹄声渐近,卷起漫天尘土,一队人马由远及近,旌旗飘扬,正中绣着一个醒目的“魏”字。

为首一人,身披金甲,正是曹操帐下大将——曹仁。

他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径直走向学堂。

姜维心中疑惑,连忙迎上前去:“将军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要事?”曹仁扫视了一眼四周,目光落在学堂那块写着“卧龙书院”的牌匾上,“久闻卧龙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拜访。”

卧龙书院,正是诸葛志在荆州建立的学堂。

自学堂建成以来,各地学子纷纷慕名而来,更有不少寒门子弟,怀揣着梦想,踏入这知识的殿堂。

诸葛志亲自授课,传道解惑,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学堂里,书声琅琅,辩论激烈,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短短数月,卧龙书院便声名鹊起,成为荆州的文化中心,甚至辐射到周边地区。

从这里走出的学子,有的进入官府,为百姓谋福祉;有的投身军旅,为蜀汉建功立业;还有的留在学堂,继续钻研学问,传承先生的衣钵。

荆州城内,百姓安居乐业,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先生之名,曹某早有耳闻。如今荆州人才济济,皆出自先生门下,真是令人敬佩。”曹仁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诸葛志微微一笑:“将军谬赞,不过是尽绵薄之力,为国家培养一些人才罢了。”

“先生谦虚了。”曹仁的目光落在远处正在操练的士兵身上,那些士兵步伐整齐,精神抖擞,与以往见过的蜀汉士兵截然不同,一股强烈的危机感涌上心头。

他知道,卧龙书院不仅培养了文官,也培养了武将,而且这些武将,都深谙兵法韬略,战斗力非同一般。

夜幕降临,曹仁回到营帐,立刻提笔写信,将荆州的情况详细禀报给曹操。

信中,他着重强调了卧龙书院的影响力,以及对蜀汉发展的巨大作用。

信的末尾,他写道:“……卧龙书院,已成蜀汉人才摇篮,若不早做应对,恐成大患!”

与此同时,在江东的建业城,孙权也收到了来自荆州的密报。

他看着手中的情报,眉头紧锁,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诸葛志……卧龙书院……”

深夜,邺城,魏王宫。

曹操手持曹仁的密报,昏黄的烛光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眼角的皱纹似乎又深了几分。

信中对卧龙书院的描述,如同尖刀般刺痛着他的神经。

他能感受到,那学堂的建立,不仅仅是培养了一批文人武将,更是在为蜀汉的崛起,注入一股源源不断的力量。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不自觉地敲击着案几。

“诸位,都看看吧。”曹操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殿内的静默。

谋士们依次传阅着密报,神情各异。

荀彧眉头紧锁,面色凝重;荀彧则眯起眼睛,若有所思;程昱捋着胡须,沉默不语。

曹操的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诸葛志此人,实在可怕。这卧龙书院,更是我大魏的心腹大患。”

“主公所言极是。”荀彧拱手道,“卧龙书院,表面上是育人之地,实则是在为蜀汉积蓄力量,此消彼长,长此以往,我大魏恐难与其抗衡。”

“要遏制蜀汉发展,必先除掉卧龙书院!”荀彧”

曹操摇了摇头,叹息道:“诸葛志此人,神鬼莫测,贸然行动,恐有不测。再说,若是直接捣毁学堂,定会激怒刘备,引来战祸,反而不美。”

众人沉默,殿内气氛愈发凝重。

他们深知,卧龙书院的出现,让原本就复杂的三国局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