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昏君(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知道。”刘辩点点头道:“跋扈将军。”

父子二人口中的梁冀,即顺帝时期的外戚,汉顺帝死后,其妹梁氏升为太后、临朝听政,由梁冀把持朝政,先后立冲帝、质帝、桓帝三位汉室天子。

其中,汉冲帝初立时尚只有三岁,不幸病故于玉堂殿。

汉质帝被拥立为帝时才九岁,因不满梁冀嚣张跋扈,称其为跋扈将军,旋即就被梁冀毒死。

最后扶立的桓帝,终在一干后宫宦官的帮助下,将梁冀诛杀,收回了皇权。

顺便提及一句,自那以后,汉室就防着皇后的娘家势力过大,以免再重蹈梁冀之祸,这也是刘辩明确表示日后要立蔡琰为后,但却没有人以嫌蔡琰出身家族太小为理由来劝阻的原因。

“对,跋扈将军,既然你知道,朕便不多说了。”

在听到刘辩的话后,灵帝点点头,继续说道:“……朕并非桓帝所出,当时是窦太后选的朕。朕最初那会儿也很不解,为何先帝那般宠信宦官呢?直到朕知道梁冀之祸。”

说着,他脸上露出几许嘲笑,冷笑道:“梁冀把持朝政二十余年,朝中三公九卿无人胆敢违抗,更别说协助先帝铲除这妄臣,最后桓帝王还是与宦官联手,才将梁冀与其党羽铲除……辩儿,你说,若你是桓帝,你信宦官,还是信朝臣?”

“信宦官。”刘辩由衷地回答道。

灵帝笑了笑不做褒贬,继续说道:“桓帝继位时,年纪只有十五,朕继位之初,岁数更小,仅有十二岁,当时窦太后临朝,其父大将军窦武把持朝政,与太傅陈蕃、司徒胡广共录尚书事。其子窦机为侍中,侄子窦绍为步兵校尉,其他窦氏族人,亲朋宾客,无不出任要职……听到这里,我儿想到了谁?”

“梁冀。”刘辩皱着眉头说道。

灵帝不做评价,摇摇头继续说道:“窦武可并非梁冀那种嚣张跋扈的蠢货,相反,窦武十分注重名声,时常将自己所得分给太学生,又命人用车载粮与饭菜,分发给贫民,又网罗儒生、士人,又扶立朕……”

“……”

刘辩越听越感觉违和,因为他感觉这窦武所为,竟与‘恭谦未篡时’的王莽十分相似。

而此时,灵帝目视着满池的湖水,神色复杂地说道:“最初朕得知可继承桓帝之位时,心情振奋,可到了雒阳后才知道,朕的处境较之梁冀把持朝政时的桓帝不遑多让,区别仅在于梁冀嚣张跋扈,百官莫不敢违,而窦武则故作谦恭,擅自赦免了许多桓帝时被禁锢的党人,被天下士人奉为士人领袖,日日吹捧,他比梁冀要聪明,同时也吸取了梁冀身死的教训,于朕继位后不到半年,便联合太傅陈蕃试图铲除宦官……陈蕃此人,品德如何,朕不去评价,但朕不喜他,桓帝也不喜,我儿可知为何?”

“为何?”刘辩问道。

灵帝也不直接回答,反问刘辩道:“若日后有朝臣劝我儿,说蔡姬出身不好,不宜为皇后,我儿会这么做?”

刘辩顿时就明白了:“父皇的意思是,陈太傅他……”

“唔。”灵帝点点头道:“桓帝昔日想立田氏为后,正是陈蕃领着朝中士人百般阻扰,劝说桓帝立窦氏为后……”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朕并非对窦太后不满,相反,窦太后对朕不薄,朕至今仍心存感激,朕只是要你明白,当时窦武与陈蕃的关系,以及二人在朝中的地位与威望。”

见刘辩点点头,灵帝继续说道:“后来如何,我儿也知道了,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人先一步动手,诛杀了窦武其余党羽,抓捕了大量士人,对于这一切,当时尚年幼的朕事先一无所知,因此有时朕也曾想过,倘当时窦武、陈蕃等人得手,杀死了曹节、王甫等人,那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象?……我儿以为呢?”

刘辩犹豫了一下,保守地说道:“或许……会重蹈梁冀之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