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桑乡西南边,一座三进院子里。 最后那排中间客厅。 一名老妇人坐在茶几左边。她身后站着另一名老妇。 一个中年男子领着一名中年女子走进来,女子手里捧着茶盘。 二人应该是夫妻。 男子从茶盘里端起一杯茶,捧着递给坐着的老妇人。 老妇饮了一口茶,问了句:“阿野有消息回来啦?” 男子答道:“回姆妈,是的。野弟信里说,向母亲大人和姨娘请安。萧道成将军这次率军攻打后仇池国,打了许多胜仗,现在已经回到南郑城(汉中)。野弟也升了官,现在是别部司马。” 老妇人似乎并没在意升官这事,而是问:“乡里其他人呢?” 男子与站一旁的媳妇对望一眼,道:“姆妈,打仗难免有死伤。咱们乡里…东头庆大伯家阿敢、庄北周伯家阿成死了。还有人受伤。” 老妇人放下茶杯,一言不发,起身走回东厢房,关上房门。 男子望着房门发愣。 一旁女子道:“姆妈一听说打仗死人,情绪就不好。你也真是的,就不能避开庆大伯、周伯家的事?” 男子轻轻摇头道:“唉,姆妈不聋不哑,腿脚不差,她迟早也会晓得的。” 女子想想,点头道:“也是。幸亏菩萨保佑,阿野叔子平安无事。明日我同阿绣去康王庙进香,感谢菩萨保佑咱家。” 男子点了点头。 女子对还站在那里的老妇行礼后道:“姨娘,您老也去歇着吧。” 老妇点点头。 夫妻二人转身,往前回中堂去。 …… 萧西风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笑意。 那位坐左边的老妇人,就是他的正妻陈夏,今年55岁。 另一名老妇是萧西风大妾周兰。 那个男子就是他的长子萧在望,36岁了。 而他们谈论的阿野,可以肯定就是萧西风的次子萧在野,34岁。 旁边的女子是大儿媳阿桑,阿桑提到的阿绣是二儿媳。 萧西风再查探一下,院子中间一排,有两个半大孩子,男孩大约十三、四岁,女孩十一、二岁出头。 男孩在那里读书,女孩在学绣花。 这应该是自己的孙子、孙女。萧西风断定。 长子萧在望的孩子应该不止这两个,可能大些的此刻不在家。 萧西风转移视线,查探一下二儿子的家。 二儿子萧在野是小妾顾霓所出。 萧西风生前只有一妻两妾。 现在看来,四个女儿都出嫁后,正妻、大妾与长子一起生活,小妾和二儿子一家住一起。 二儿子家与长子家隔着几十户,约莫半里地。 萧西风查探之后,没有找到自己的父母亲、大姨娘(生母)、小姨娘们的气息。 他们应该是去世了。 算一算,自己若未死,也有60岁。 他们都不在世了,也符合自然规律。 萧西风转移目标,到自己两个弟弟萧承雨、萧承云家探探。 他们两家的境况,明显比自己两个儿子家艰难得多。 看来,老爹去世前,应该没有动过地窖里的金币。 他可能将金币秘密传给长孙萧在望,并嘱咐他不要轻易动用。 萧西风继续“转悠”,查探堂兄萧庆,以及周本材兄弟、孙有运等几人家里,得出初步结论:他们死后,家人应该都没动用金币。 因为,几家后人的家庭状况,都是走着下坡路的样子。 萧西风心下默然。 有一件事萧西风是知道的:五人死后不久,县衙代表朝廷下发了表彰状和高额抚恤金。 但彭城王失势后,县衙又派人收回了荣誉和抚恤金。 这一番折腾,不仅令五人家里舍了财,可能还招了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