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告诉所有的参与者,不理解不害怕,慢慢实验、慢慢摸索、慢慢揭示就是了!
粟末人,粟末地,有的是时间和金钱!
更重要的是,还有一大批专注医学研究、心无旁骛的职业脱产医学家!
三月份一过,粟末地又成立了一所专门的妇幼医院。
就设立在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粟末水畔。
这医院的职责和服务内容,说得可很清楚,专门针对粟末地所有的孩子和妇女。
家人,只负责把孩子、孕妇、产妇,送到医院门口就行了。
然后,请回。
这时候,一点也没有什么医患纠纷的烦心事。
孩子、女人,都给你免费接待和治疗了,你还要什么自行车!
出点意外?
对不起,只能你自己流着泪水接受吧!
因为,这个时代关于这个群体的风险率,不管你信不信,它就在那儿!
粟末地的免费医疗,就是粟末地百姓最大的福祉。
以后,阿布还要在每个郡设大的,县里设小点的。
现在,有心无力,没有妇幼保健和产科医生啊!
这下可好!
得益于阿布的发展人口扶持大政策,粟末地的妇女们,放开了肚子,可劲儿地生!
“哇……哇……哇……”
……
户部的户籍科,变成了户籍处,再变成了户籍局。
人手,也从原来的四五人,变成了四五十人。
粟末地的孕妇,远没有中原汉地的女人那般娇贵。
该上班上班,该下地下地。
有的,在生产之前的一两天,还在劳作。
倒是阿布家的几个女人,可倍显金贵。
估计打从显怀开始,女人们就被自动进入严格的保胎护佑状态。
没办法,太夫人王蔻,人家是王家贵族出身,可不就是讲究这个!
再说了,粟末地政府,也从来没有强调过关于孕妇保胎什么的政策或宣传。
养不养胎,全凭人家里自己掌握。
请不请假、上不上工,自己看着办。
倒是在女人生产之后,有为期四个月的产假。
这期间,粟末政府负责孩子的奶粉、女人的生计、以及一些其他开支。
至于四个月后,孩子就可以抱在大大小小的保育院了。
更大些的,进入幼儿园;再大些的,进入童学、乡学、县学、郡学……
阿布最近忙碌并快乐着。
三岁左右的杨佩瑗和高俊,带给了他无穷的乐趣和旺盛的精力。
前世独苗一棵的遗憾,终于得以补偿。
眼瞅着娥渡丽和高琬日益变大的肚子,这家伙心里实在是乐开了花,还时不时地偷瞄几眼李贤的肚子。
可惜,现在这事儿,真是不合时宜!!!
高句丽的风俗是有点开放,但毕竟这里是粟末地。
全家人复杂的关系,放在那儿,只能等,等!
偷偷腥是可以的,但要说到生孩子,恐怕就立刻成问题了!
估计反应最激烈的,就是阿妈王蔻。
她可是一个非常非常传统的汉族女性,还是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一家之主!
难!
这不,阿妈王蔻当初一眼看到高俊的模样,就是一怔。
惊得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女人的直觉,让她一眼就看出,这小娃娃就是自家儿子闯的祸!
然后,就开始忍气吞声、不动声色地偷偷侦查察风姿卓越的李贤,以及自家玉树临风的祸害!
还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