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像大屋作这样的东北猛人、傻人,敢于张开口袋,将这一帮大的不稳定祸患装入其中!
这,是解救了天下多少人的安康与稳定?
官的,民的,皇帝的……
全力支持大屋作!
全力帮助大屋作!
这,已不仅成为大隋的政治正确,而且成为了每一个,与匪患险情密切相关者利益的,客观诉求!
上等!
那个为大屋作撰写上计集薄的上计吏,一定要提拔重用!
自然,那些可能的水分,就被自动忽略了!
即使有,也不仅不能对襄平郡的太守、刺史、上计吏等相关人员进行处罚,还要大奖特奖他们!
他们的情况,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到!
太不容易了!
更何况,随着大隋国家治理机制的完善,对地方政务的信息采集手段和时间,变得多样!
政事堂,皇帝,其实对辽东、辽西的情况,真是知之甚详!
特别是那些,能被看见的东西!
地处苦寒偏远、全是新入各色生民、一穷二白……放逐之地啊!
任何官吏,只要能干完两年,一定可以提拔重用!
东北地,真的是一个很能锻炼人、很能锻炼官员的天选之地!
其实,在前朝历史中,也不乏一些这样的一类出身低微的官员。
因为他们熟悉地方事务、思路清晰、表达能力好,特别像上计吏这类官员,立马就被朝廷看,然后直选进入中枢任职!
三国时的风云人物,公孙瓒、司马懿、邓艾等,都曾担任过上计吏!
大隋大朝会的岁计、大计,是皇帝和朝臣们维持集团公司的一种方式。
现在,实际问政的现实意义降低,更多表达的是其形式上的象征意义!
其实,各地定期源源不断上报的政经材料,会及时汇总到政事堂的左右仆射手中。
季、月、旬、日,都有文帐汇编,以供皇帝和有司使用。
如今郡令的集簿,既是向皇帝表达一种执政抚民的诚意,也是君臣之间上下关系的一种维系!
……
好久,阿布强忍着疲困,站得笔直,听着一串串考究的数字和文字。
这个环节,终于结束了。
第二个环节,献寿。
“献寿礼——”
侍中高喊。
赞者的声音,在大殿上空回荡。
《千秋之乐》奏起。
献寿,并不是说是为皇帝的生日献礼。
大朝会的献寿,是古礼之一。
意及新年伊始,岁月更替,国祚延续,又增一载;而皇帝,代表国家正统,接受众人献礼增岁。
这献寿礼,都是固定说辞,固定的动作。
斛祝寿,称贺正!
群臣在含元殿向广皇帝斛祝寿,命妇们在中宫向萧皇后斛祝寿。
第二天一大早,群臣还要到东宫向皇太孙杨侑斛祝寿。
如此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陈设!
很像纯粹的夸富和献宝!
先是提前将帝国宝库中的珍宝,一一陈列在含元殿上。
绝对有点像后世的顶级文物珠宝展,真的能把人的眼睛闪瞎!
继续阅读
随便拿出一件,绝对都是永远不准拿出国境线的存在!
这还不算,在斛祝寿环节,文武百官、各郡朝集使、藩属国、非藩属国使节,不仅得说一串不要钱的吉祥马屁话,好要进献很要钱的奇珍异宝贡礼。
金银珠宝,山珍海货……有的,还会别出心裁地献上各方祥瑞!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