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雄伟的阙楼,竟然有十八座之多。
这还不算陵墓外侧的陵署,那简直就是一个新修的中型大镇,光俩面的房间就有两百多间。
广皇帝兴之所至,在此召见了陵台令、典事等官员三十余人。
阿布方知,现在的陵户已达一千余户。
游览皇陵,是个辛苦活。
特别是当事人,还活着的情况下。
这一边走,一边还要陪着广皇帝视察、验收,并且得时不时的说上几句应景、吉祥、恰当的话。
既不能太欢乐,也不能太悲伤,真是要考验死个人。
走过漫长的神道,穿过巨大的建筑群,最后面的山根处,就是靠着大山的地宫。
这是典型的墓葬形制,并不是那种秦汉时期的斗穴模式。
因山为陵,凿石建墓。
也就是整个地宫,全部建在地下石头地基内,也叫凿石地宫。
竖着狭窄的地宫神道缓缓而下,好一会儿才到达地宫深处。
怎么讲?
除了惊叹,就是惊叹!
这整座景山石层,应该是被宇文恺等人快要掏空。
这哪里是一个地宫,这简直是一座地下城。
城阙,宫殿,墓室……
只是此时,除了这些明显的建筑和功能区,里面显得空荡荡的。
什么车马、彩幡、棺椁、财物等明器,一点儿也没有。
广皇帝,似乎兴致很高,单独一个人在自己的棺椁放置的地方,呆了好久。
也不知道,当他站在那里,抬首望着黑魆魆的穹顶,会想些什么?
臣子们看些啥?
当然是关心这地宫防潮的问题。
结果走了一圈,发现这地方的确不错。
宽阔,深邃、干爽,恒温,就是有点憋气。
……
快走出陵园的时候,广皇帝指着左右两片巨大的空地,对着一干臣子说道:
“这里,是我给你们留下的地方。你们谁要是死了,还愿意陪着我,就来这儿吧!”
“谢主隆恩!”
……
扑通扑通,皇帝面前,顿时跪下一大片。
愿意不愿意的,大家都表现得感激零涕。
就连阿布,也是。
至于皇太孙杨侑、齐王杨暕、赵王杨杲等,自不例外。
很自然,有了广皇帝这句话,麦铁杖、樊子盖这二人,算是提前得到了入葬帝陵的入场券!
做为此时代的臣子,哪个不希望自己能进入皇帝的墓园,陪伴自己的主子?
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而且是对自己忠节的最高肯定!
但杨子灿呢?
嘿嘿!
那可不一定呢。
且隋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