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论经济!
文帝的轻徭薄赋政策,执行的很为彻底。
社会治理结构,也多有创新,非常完备。
租庸调,让整个社会,变得“富人可以很富,但穷人不能太穷”。
到了广皇帝时期,你要说土地兼并严重?
呵呵,严重不符实,也更说不上。
大隋到现在,才多少年?
三十五年!
永业田这个制度,一直坚持得非常不错。
只要它在,土地被大肆兼并,就不可能得到泛滥!
因为土地虽然可以买卖,但仅限于罚没田、露田,私自交易永业田是一项非常严厉的重罪。
其租,更是低到离谱,虽不能是历史之最,但比后世吹捧的唐明四十税一还要低许多。
倒是现在,大江南北存在着不少土地,被撂荒闲置、无人耕种。
为什么?
三个关键。
一是庸,一是兵,另一个是灾。
庸,就是徭役,也叫义务劳役。
大到长城、官衙、运河、皇家宫殿等大型工程,小到修桥、修路、修渠、开荒等地方公共杂务。
大隋创立,百废待兴,国家基础建设基本为零。
有人说,大隋就毁在沉重而浪费的徭役上面!
呵呵!
千万千万不要被一些历史枪手的曳光弹,带歪!
先说被后世诟病最多的大运河工程。
它,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型基础性工程。
这项大隋百姓庸付出最多的工程,开始得很早。
从文皇帝时期,就开始陆续修建,直到广皇帝执政中期才完工。
它,既是南北文化商业交流的经济大动脉,又是维系和控制帝国南北联系的政治纽带。
这一项,耗资巨大,投入的人力也多。
但,它也是一项大隋朝不得不建的战略性基础工程!
说个笑话,如果大隋不修建,后来的李唐王朝也会被逼着花大力气去修建。
不建,南方割据的分裂局面,必然会成为中原王朝的一种事实!
北方长城的修建,其意义和价值更不用说了。
只要是个头脑清醒的中原王朝,就必须时时刻刻将视线放在北面。
那儿,是虎视眈眈的突厥!
至于两都,更有说道。
长安,也就是后来的大兴国都,从地理上,还是远离于国家南北的中心。
后来再建新都洛阳城,也是基于对整个中原地区、山东地区、江南地区的有效控制需要。
也是不得不建!
只是广皇帝的去中心化、多中心的治政理念,不被传统儒家士人们所理解而已。
至于其他几项大工程,如名冠后世的天下粮仓,更不是苛政之列了!
没有这些大型粮仓,就没有大隋快速的经济政治恢复和稳定。
唯一的问题,就是储粮太多!
而遍布各地的行宫,是什么?
那是军事堡垒和政治中心!
这正是文皇帝和广皇帝多中心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行宫的地方,往往是战略重点,也是屯兵的重点,为边防和地方提供着重要的军事震慑和依靠!
……
是啊,这么看来,也没苛在什么地方!
那大工程的问题在哪儿?
急!
大隋的大工程,很讲求一个快!
也似乎从此,大中华民族就有了基建狂魔的历史基因。
多了,就淫荡了!
老百姓的庸,似乎永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