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粮食细加工机械!
大型水力连磨机!
这玩意,原先流行在九江郡一带,据说是晋代长安发明家杜预创造的。
粟末地的搜影们获得了它的全套图纸和技术参数,原样复制成了一具三齿轮九磨机和单齿轮两磨机,石磨!
乖乖!
不需用做什么改变,只是将车轮、主轴、水轮、磨盘,全部变成镀铬超硬轻便的钢制,就行了!
妈妈们,再也不用担心没有白面、米粉了!
此外,榨油机、脱棉机、纺织机、织布机、粉碎机、缝纫机……应有尽有!
去年,粟末地的粮食,获得了又一个大丰收。
所有辖地总量高达七千五百万亩的肥沃土地,其中光是大东北的黑土地就是四千七百万亩!
要知道,根据后世统计数字,大东北的可开垦黑土面积是峰值是一亿零五百万亩!
剩下的,全是在夷州岛、琉求群岛、崖州岛、交趾红河湾、万金谷等地!
麦子,亩产稳定在五石左右,可惜交趾红河湾农场却不适合种小麦!
杂交占城新罗水稻,亩产稳定在四石半;而交趾原产的占城稻,双季高达十石!
豆子,亩产稳定在三石半左右;棉花,亩产三百五十斤;花生,亩产稳定在450 斤。
高粱(粟米),亩产达到了惊人的两石半!
而这时候大隋普遍的粟米产量,都在一石到一石半左右!
可惜这几样,交趾的农场同样都不适宜种。
油菜籽,东北的亩产并不高,在一石半左右,而红河湾的产量却是三石半左右,因为是两熟!
大隋在江南的产量却接近两石,因为那里的气候更加适宜!
可惜,粟末地暂时在那里没地盘,不过夷州岛和万金谷的油菜籽产量,都达到了两石半的水平!
玉米、土豆,可谓是粟末地最大的农收喜悦!
这两样作物引种成功后,去年在各郡都进行了扩产。
玉米,东北的产量最高,高达每亩七石半;土豆在契郡的产量更高,达到了咋舌的每亩2500斤!
土壤最适合,半沙土半黑土腐殖质土壤!
而玉米、马铃薯、番薯和木薯等从北美来的种子,也在交趾郡红河湾农场获得了飞扬青春!
咖啡、橡胶、腰果、花生,都在这里落地生根,产量喜人!
你要说在粟末地各郡,现在什么工程最急迫最重要?
粮仓,粮仓,还是粮仓!
就在杨柳湖、契郡、陀太峪,先后已经建设完成了六座一千万石的巨型石窟型永备低温粮库!
在远离火源、防止静电、防潮防高温的原则下,见了四座大型的棉仓!
耗资巨大!
而在各郡各地,都利用工程技术人才,选择房式仓,建立了永久性仓城。
这些仓库,利用了粟末地工程技术的最新科技,钢材、水泥、沥青、风冷、装卸、防火、防潮、防震等技术,规格非常之高!
粟末地现在有多少粮食、油料储备?
多,真的太多了!
现在的储量,养活一个大隋人口一年的用量,绰绰有余!
这,就是这三四年粟末地取得的伟大成就!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其他的不说,就是那些低温仓库中堆积如山的玉米和土豆,就可以满足天下两千万人口一年的吃食!
大业一三年,粟末地金属材料上最大的成就,莫过于铝的发现!
这东西的产生,来源于炼丹家们的瞎鼓捣,即利用各种矾进行所谓的炼金术!
虽然阿布知道炼金术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