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了下来。
展开不起眼的一个折叠处,却是有两句十个字的诗句。
“丙穴鱼应好,曾经问雅翁。”
整个词句连起来,就是一首胡拼乱凑、不知所云的假诗句。
“甲温先暖酒,乙乙大蚕丝。丙穴鱼应好,定要问雅翁。”
然而这样的暗语,自然难不倒三人。
很快,一个名字就出现在三人的嘴中。
“温大雅!”
甲是次序,温是某人的姓氏;乙乙还是次序,大是某人名字中一字,同时也是混淆掩护之词。
后两句,丙穴即是次序也是位置,而雅翁正是该处字。
连起来,就是温大雅!
温大雅是谁?
三人还真知道,但绝对不熟。
他,只是李府中一个很普通的帮闲人物。
此人字彦弘,四十五六岁年纪,并州祁县人,是原泗州司马温君悠的长子。
温君悠在大前年,因疾病辞职返乡,后很快亡故。
温大雅其人,少以文学知名,历任东宫学士、长安县尉,因父去世丁忧,遂辞职归家。
服满后,他面对天下大乱之局,便入李府做了清客。
他这样的人,在李府不说有一千,五百总还是有的。
平时,就是为李渊做些文字、书记、账簿等事。
这一次,因为整个商队都是李渊组建,所以其中有不少都是李府中的帮闲、门客。
温大雅,就是其中一位很普通的负责记账交卖的人。
想不到,李渊将那么重要出的东西,竟然交给了他!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诧异之余,三人也来不及多想,忙让徐娘子着等候在院子中的许洛仁,快速将温大雅叫过来!
土窑内的突厥人,也不以为意,知道是要取重要的物事过来,便安排了茶歇。
这会儿功夫,李二才有时间和李秀宁、刘文静碰头说话。
“大家看看,可有什么不妥?”
李二看了看刘文静,然后又将目光投向妹子。
“其他的没什么,就是觉得这刀疤王子甚是古怪!”
李秀宁想了一会,低身说道。
“刀疤王子?”
“嗯!”
“白日间,我和徐娘子曾经进去过堡角的那个破仓库,见到过此人和孔夫子。”
“啊,你们说了什么?”
李二和刘文静很是惊讶,这情况他们两个不掌握啊。
“也没说什么!他们在那里整理一些汉时的竹简,研究上面的文字。”
“哦?”
“我们二人进去,也是边喝茶边闲聊,然后彼此做了介绍!”
“其实,我俩也非是自己道出底细,而是那孔老夫子太过厉害,只看一眼,就说出了我和昭燕的根底,毫无错漏!”
李秀宁一边说着,一边还有点惊诧的样子。
“嗯,当年孔冲远、盖艺成,师从刘士元,深受皇室器重。”
“他常在京师官场走动,认识一些大隋官场之人,毫不奇怪!”
刘文静点头说道。
“然后呢?”
李二盯着妹子的眼睛,不住追问。
“这刀疤脸,说他是突厥契骨王子,乃西汉李陵之后,汉名古思恩……”
“啊?骑都尉李少卿之后?在北漠契骨立国?”
关于李陵李少卿的事迹,司马迁的《史记》也语焉不详,而司马迁也因为替李陵说话而被施了宫刑。
想不到,这李陵竟然成了一国国主,而其家族也一直延续至今!
古思恩,古思汉,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