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王威和高君雅成为了副留守,并兼任虎贲郎将。
雁门之围后,北方东突厥的威胁基本解除,王威南调担任绛郡太守。
所以,现在的副留守就剩下虎贲郎将高君雅。
高君雅,出身来护儿的左翊卫,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猛将。
广皇帝之所以将他放在李渊身边,就是做为领军之将。
扩兵,自然是要开留守府军议的。
“募兵?”
王威一愣。
今天的留守府大会,事前关于扩兵的一点消息也没有传出来。
“马邑郡反覆,刘贼武周聚众造反,人众已达五万余。”
“据白鹭寺可靠情报,不日,刘武周将率兵南下,攻击我太原、娄烦、雁门各地。”
“太原五郡,总兵力不足万五,今马邑已陷,五缺其一。且各郡分利分散无法快速集中。”
“如此危急之下,可开启留守府临危可便宜募兵之权!”
鹰扬府司马刘政会说道。
“嗯,如今之时,这个,的确是国家之利可专!”
“唐国公,此事某附议!”
“只是,这得招募多少人才可?”
王威想了想,倒是可行,于是同意了募兵的提议,不过又问了关键的数量问题。
“这个……当然是多多益善,至少要两到三万之数。”
“毕竟,那刘武周兵马实多,且已装备了马邑郡府库中的许多武器!”
李渊也不装了,他急不可待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堂上的其他人,也表示了赞同。
都谁啊?
晋阳宫副监裴寂,太谷县令殷开山,鹰扬府司马刘政会,鹰扬府长史赵文恪,鹰扬府校尉张平高、鹰扬府录事参军事许世绪等。
“这个,倒是要慎重行事啊!”
“唐公可知,咱们太原府的总辖兵力,也就不多一万四千之数。”
“一时之间,要招出超过地方府兵兵额许多,那也须得皇上、京师留守府、兵部的行文,才可行事,否则……”
王威有点迟疑。
招兵是当务之急,但招兵也是国之大事。
留守府虽是地方军政权力最高的存在,但也决不能越制办事。
“哦,这个,高大人提醒的事,是我着急剿匪糊涂了,一下子招这么多人,的确有点不妥!”
“那依高大人的意思,咱们该招所少人合适?”
“下至八千,上至一万,且要尽快行文江都、京师、兵部备案请旨!”
王威非常熟悉军队中的制度,便即刻答道。
“哦,会不会少些……,好吧,就以王大人所提,这次募兵一万!”
李渊虽然心里相当不满,可现在他还不想当面和这位皇帝的亲信撕破脸皮。
招摇这募兵的口子一开,以后的事自然有了办法。
王威见李渊不再坚持,心中暗自侥幸。
他知道,以李渊现在的权势,如果想要强行违制扩兵,自己也是毫无办法。
到时候,也只有将这口水官司,打到皇帝御前才行。
可是,他那个皇帝,现在还在遥远的江都呢!
王威正在为刚才的交锋庆幸,却全然没看到周围往日的同僚目光中,那抹杀人的阴狠。
既然连代表军方的副留守高君雅都同意了,那扩兵这事情就算是太原留守府板上钉钉的事情。
李渊见大事抵定,异常痛快。
当堂便命书佐制书用印,尽快推出留守府募兵平剿反贼刘武周的政令。
呵呵,太原府大地,匪患也不少,可从来没见过唐国公这么迅速地推出过剿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