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18章 将反(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剿匪大营总管一职,由豫州总管府大总管杨义臣兼任……

追赠薛世雄金紫光禄大夫、泾州刺史、舞阴郡公,仪同三司。

广皇帝言:

“廉正节概,有古人之风,将之楷模!”

薛万钧,擢升山东剿匪大营虎贲中郎将,如新任行军大总管周法尚节制。

薛万彻,擢升为河南剿匪大营虎贲中郎将,入杨义臣麾下。

此外,幽州诸郡,鉴于涿郡的形势,纷纷抽掉兵马,补充山东剿匪大营。

如此,也看看将人马凑齐到八万左右,还不当当初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

就在这山东河北形势风雨飘摇的时候,江都通守、虎贲郎将王世充,也反了!

王世充,字行满,本姓支,出自西域胡人之族。

自小利口善辩,强文博识,喜好书传兵法,且仔细研读法律。

文帝时期,在左翊卫从军,以军功累迁,先拜仪同,后转兵部员外郎。

广皇帝上位后,王世充调往江南,先任汴州长史,后又调任江都郡丞。

郡丞任上,因修建江都行宫有功,兼领江都宫宫监,并迁江都通守。

王世充此人,武功智谋一流,也是大隋少有的将种之一。

但他这人,将功名权势看得比什么都重,往往利用精通律法的优势徇私舞弊,积累实力。

怎么说呢?

攀援交接,阴结豪强,阿谀顺旨,钻营上位。

这样的人,因为获得了广皇帝的认可,所以仕途发展得非常顺遂。

当年,江都附近发生叛乱,有余杭的刘元进、昆山的朱燮、常熟的管崇。

他们呼应响应北方的杨玄感叛乱,占据了吴郡,声势浩大。

吐万绪、鱼俱罗应广皇帝之名,南下剿匪,将刘元进和朱燮围困在建安,基本算是稳定了趋势。

而此时的吐、鱼大军,本多北人,经过在南方连续作战,早就疲惫不堪。

于是二人联合上书,请求稳定封锁线后休整再战。

这时候,就在近左的江都江都通守王世充,就偷偷地给广皇帝上奏,诋毁吐、鱼二人怠战!

并上表皇帝,愿意临危受命,就是自己掏钱招兵买马,去前线剿匪!

广皇帝自然是喜欢积极勇敢、舍生忘死的臣子,不由大喜和大怒!

不明江南形势的广皇帝,便想将怠战的吐、鱼二人撤职问罪,重用王世充。

不过,历史的拐点,就发生在杨子灿这个穿越者身上!

杨子灿不仅是兵部右侍郎、太子少保、全国剿匪方略的制定者,而且还是广皇帝皇帝身边的红人、亲人、信人,当然不能袖手旁观,连忙劝谏。

他分析了江南剿匪的复杂性,以及吐、鱼的北军不习惯南方环境的实际情况,极力游说。

他极力赞扬说吐、鱼大军的功劳,言明能一开战就将管崇斩杀,击溃朱粲逼其逃亡,并将刘元进逼进山中圈住,剿匪人物已算大成!

此,大功也!

并且,临阵撤职问罪有功大将,兵家大忌,不祥!

在思想上给广皇帝纠偏之后,杨子灿进而对余下的江南剿匪计划,进行了一番建议和调整。

首先,同意鱼俱罗、吐万绪北军大军的请求。

可以在剿匪防线有人换防后,大部返回洛阳进行休整。

其次,组建江南剿匪大营。

由正在江南丹阳一带围剿杜伏威的陆军张镇周、水军来整,正式形成江南剿匪大营。

同时,就地调集江南、岭南诸郡的府兵,补充江南剿匪大营的军事力量。

第三,江南大营组建和部署完成后,由江南剿匪大营接管剿匪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