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
“倭人心思阴险,为我朝技艺,便不惜动用这般狠辣手段。可见倭国虽小,但其之雄心,却是不小!微臣恳请陛下为大唐之基业着想,杀一儆百,下令将国境之内的倭国人尽数驱逐,命倭国人万世不得踏入我大唐一步!”
出招暗害房遗玉的人,概是李高明无疑,可房遗玉没有确凿证据,也不好直接说,不过这倭国行刺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刚好给了房遗玉反击的机会。
挑唆大唐出兵攻打倭国不切实际,唐太宗也不可能会同意,可将倭国人驱逐,使其禁入大唐,不给他们学习文化技艺的机会,却是可行。
反正大唐从倭国身上也得不到丝毫益处。
房遗玉对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并不持反对意见。
毕竟有前车之鉴,某朝闭关锁国,使得自身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无从得知,无法适时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导致后来与世界逐渐脱轨,而后受尽欺辱,造成一系列无法洗刷的耻辱。
大唐之所以能成为封建王朝的屋脊,主要在于其君主那有容乃大的胸襟。
通过国家之间的交流,使得大唐文化在传扬四海的同时,也是在不断吸取异邦的长处,弥补自身的短处。这般做法可使百姓思想自由,行为自由,眼界更为广阔,从而促使各方面齐头并进,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这才铸就了一个绚烂多彩的大唐帝国。
可倭国不同,今时之倭国尚处于奴隶社会,过于落后,无论于思想于技艺,尽皆无一可取之处。
大唐与倭国断绝往来,压根不会受到丝毫影响,反之倭国失去了于大唐学习的资格,将无法进行改革,将会长时间处于奴隶社会,几十年内难有大的跨步。
这般损人利己的好事可不多见!
当然,若有可能,房遗玉自然也想亲率大唐雄师,跨越海洋,将倭国尽皆征服,可这般却是有些小题大做,太给倭国面子了。
要知道如今的倭国,丝毫不值大唐进军。
唐太宗本就因倭国觊觎大唐技艺与房遗玉被刺之事,对其是心怀怨憎,如今听房遗玉这般建议,只稍作思索,便点头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