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61章 不得了他居然没有皮燕子(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所谓辟谷的说法,古已有之。

并不是修真小说里的妄言。

最早《山海经》载有“食气”之民,后有“食气者神明而寿”的传说。

类似观念被庄子改造成神人之功。

《庄子·逍遥游》载: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藐姑射之神人,无须五谷等食物,只须饮食风露。

… …

当然,无须五谷等食物,只须饮食风露,这种境界谁也没真的见过。

大体只能相当于前人对“神人”的一种向往。

但辟谷术的流传,却是一直都有的。

最早的辟谷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

集秦汉前礼仪的论着《大戴礼记·易本命》说:

“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是为食气术最早的理论根据。

连《淮南子·地形训》也有类似的记载。

也就是说… …

辟谷这事儿,一直和炼气是不分开的。

换而言之。

很早人们就意识到,“炁”可以作为一种能量,弥补人体运转时所需要的消耗。

道教创立后。

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

从汉至宋,辟谷术在道教内一直十分流行。

西汉有《去(却)谷食气篇》云:

“去(却)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则昫(呴)炊(吹)之,视利止。”

意谓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须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

这里将辟谷与行气联在一起。

和《庄子·刻意》将行气与导引联在一起一样,似皆表明此三术在先秦时最初存在的状态,即表明它们大体是同时出现的。

如果说文本之类的,还有造假的嫌疑。

但在1973年。

马王堆3号汉墓,真的出土了两件举世瞩目的气功文物:

一件是导引图,另一件就是帛书版的《却谷食气篇》。

前者是绘有各种导引姿势的彩色帛画;

后者是记载辟谷食气具体方法的帛书,为我国第一部辟谷疗法专着。

据考证,帛书是汉初的写本,大约在高祖惠帝时期(前206—188)。

详其内容,大概率是先秦时流传下来的古逸书。

也就是说… …

从古至今,通过如何最大限度的研究“辟谷”。

呃,也就是摆托一般食物的能量供给。

就是研究如何提升自己炼气境界的一条重要途径!

… …

在筑基之后。

徐行明显有一种感觉:

自己的身体就像是一座宝藏似的,有无数的功能等待着自己去发掘。

但野路子就是这一点不好。

在没有师父指导的情况下,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也需要花大力气去摸索。

看人家修真穿越小说里。

哪怕是没有师父的,他喵的随便找一个坊市买本《修真者常见问手册》也能大体知道这方面的答案。

并通过类似江湖百晓生的组织,参照所谓的修正天才,能快速对自己的天赋和实力产生一个清晰的认知。

哪像自己似的。

完全笼罩在战争迷雾当中,连一个辟谷的问题,都需要一点一点的发掘… …

不过嘛。

徐行倒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