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的“大靠山”,在这个波诡云谲的政治舞台上,有了长月大将军的支持与庇护,梅家将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与危机。梅清深知,朝堂之上风云变幻莫测,唯有依靠强大的外力支持,方能确保家族的长盛不衰,就相当于一个小靠山找到了一个大靠山。
当然梅清也并未忽视这段婚事可能带来的挑战与风险,他明白联姻虽好,但也需要双方家族共同努力经营与维护。
然而在权衡利弊之余,梅清的心中还有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未曾落下——那便是长寅的人品。对于梅清而言,门第之见、财富多寡,皆可抛诸脑后,唯有人品,才是他最为看重的,他深知一个人的品行,往往在最艰难的时刻最能得以体现,而那些外在的财力与地位,不过是用来修饰人性的华丽外衣,终究无法掩盖一个人内心的真实面貌。
梅清这位在外人眼中威严而冷静的宰相,实则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儿奴,他对于梅秧禾的疼爱,几乎到了溺爱的地步。他深知,女儿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这是她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也是他作为父亲最为担忧的时刻,因此在将女儿托付给长寅之前,他必须亲自考验对方,确保女儿能够找到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良人。
“既然你言辞如此恳切,让我深受感动,那么我想,为了更好地了解彼此,不妨由我亲自问你几个问题,如何?”梅清的声音温和而深沉,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审视。
长寅闻言,脸色更加恭敬,他挺直身板,双手轻轻交叠放在膝上,目光专注地望向梅清,声音清晰而坚定:“梅相大人,您请问,我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梅清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缓缓开口:“首先,我想知道,你家中姐妹兄弟几个?”
长寅闻言,立刻回答道:“家中就我一个孩子,不过幸运的是,后来母亲认了长月哥哥为义子,他就像我的亲哥哥一样照顾我、关心我。”
梅清轻轻点头,他知道几年前长月大将军收留了一对母子,于是继续问道:“你父母可好?”
长寅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母亲尚在,且身体健康,”接着他轻描淡写地提及了自己父亲的离世,“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我对他的记忆模糊。”
谈及未来的生活安排,长寅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憧憬。“您无需担心婆媳之间的麻烦,我深知这是许多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但我相信,只要我和秧禾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就一定能够经营好我们的小家。成婚之后,我们会选择独立生活”
梅清听着长寅的回答,眼神中的赞许之色愈发浓厚。
随后梅清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了长月大将军。“你如何看待长月大将军收留你这一行为?”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认真与好奇。
长寅闻言,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他回想起自己与母亲被长月大将军收留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我和我母亲都摊上了好人,长月哥哥不仅给了我们吃穿住用,更给了我们一个家,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希望。这种恩情我们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但在我心中,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愿意为长月大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虽然这么说有些晦气,但我内心真的是这么想的。在我的世界里,长月哥哥就是我的亲人。”
梅清听完长寅的回答,心中已有了明确的答案,他看到了长寅身上的那份纯真与善良,更看到了他对长月大将军深深的感恩与忠诚,这样的年轻人,世上尤为罕见了,自此梅清暗自点了点头。
梅清微微一笑,“好,懂得知恩图报,重情重义,很不错。”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赞许,几分欣慰,说完这句话,他轻轻抬手,为长寅续上了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