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186章 庄惠之交(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庄子是惠施同是宋国人,更是好朋友,他俩友情保鲜的秘密,就是经常地吵吵架,打打嘴炮!

但是庄子与惠施打的都是一些高级嘴炮,比如着名的濠梁之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比如庄子妻子去世“鼓盆而歌”,与惠施发生的一段关于生与死的辩论等。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人将其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有一颗自由独立的灵魂,有满腹天马行空的思想,有着汪洋自恣笔触与文采,有着豁达开阔的胸怀,也有着舌灿莲花的旷世辩才。

中国的浪漫主义,在庄子这里攀上了一个高峰。他的文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幻莫测,文风行云流水,笔端汪洋恣肆,灵魂跌宕跳跃。

一千多年后的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其诗歌也深受《庄子》的影响。

惠施则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与另一名家高手公孙龙号称“名家双雄”。

名家主要围绕“名”和“实”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辩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后世逻辑学的滥觞与起源。

名家最着名的论点就是“白马非马论”和“离坚白”,这俩极度烧脑的辩题,几千年后读来仍令人抓狂。

名家的思想与诸子主流文化完全不一致,他们思辨能力和逻辑太强,异常自我。虽然擅长论辩,但其论辩又流于“苛察缴绕”,也就是说为辩论而辩论,甚至不乏诡辩。

庄子的道家是主张“出世”的,认为天下需要“无为而治”。名家虽然醉心于为辩而辩,但也提出过“去尊偃兵”的政治口号。

无论道家还是名家,他们的主张都与战国大争之世的环境格格不入,自始至终未入诸侯法眼。

庄子与惠施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各自活在自己的精神体系之中。

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他鄙弃富贵权势,追求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品行的高洁。

而惠施却醉心于功名,汲汲于富贵,一旦贵为相国便招摇过市,铺陈排场。惠施更是合纵派的积极倡导者,担任魏相十余年。

这两人,一个穷困潦倒,一个贵为相国;一个视名利如粪土,一个享尽荣华富贵;一个深居简出,一个不甘寂寞。

两个身份、地位、思想、追求迥然而异的人,却因为博学善辩而成为一生的挚友。

从另一个方面讲,庄惠相悖却又互补,思想互为对照,相互激发,彼此升华,形成各具特色的思想体系。

惠施担任魏相之后各种出格表现,成功吸引了庄子的注意,庄子大笑三声,出门而去,前往大梁去见惠施。

惠施如今贵为一国之相,情报消息渠道很多,庄子前往大梁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传到惠施耳中时,已经变了样。

惠施听到的消息是:“庄子来,欲代子相!”

庄子这次有备而来,是要取代你惠施,担任魏国相国的!

惠施听了非常惶恐,绝对权力就如同精神鸦片,更似强力春药!

相国这种位极人臣的感觉,上了瘾根本不能自拔。自己屁股还没有坐稳的相位,怎么能让庄子这个“漆园小吏”来抢夺呢?

惠施于是下令在魏国控制范围内大肆搜捕庄子,三日三夜不停不歇,将举国搞得鸡飞狗跳。

庄子看了惠施的举动哑然失笑,于是主动现身,亲自来到了惠施的府上,与老友相见。

惠施闻听魏国军吏都搜索不到的庄子,居然神秘地出现在自己的府门外,更觉吃惊。

他下令将厅堂装饰的极尽奢华,高大的油灯就点燃了三十余盏,将屋内照得亮如白昼;所有的陈设非金即铜,珠光宝气,夺人眼球;府内的军士盔明甲亮,腆胸凸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