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是见过,但那都是在新闻里。
符音估算了一下空间,“行。”
这一片只有他们居住,没有其他设施,所以周围都空旷无比。
陆清烟则是打开光脑的录像,记录符家祖坟冒青烟的这一幕。
只见符音抬手一挥,一个熟悉又略微陌生的空间站出现。
空间站整体十分庞大,呈T字构型,由核心舱、两个实验舱构成。
核心舱居中,全长约六十多米,最大直径二十米,是空间站的主要控制中心,可支持八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
符家一边对照说明书,看到这一行字时,不禁吸了一口凉气,瞠目结舌。
“我滴乖乖……”
符永旭震惊地失神,呐呐道:“如今华夏的空间站核心舱不过16.6米,直径4.2米,可以支持三名宇航员驻留。”
再对比这个数据,倒不是说天宫空间站不够好,而是没想到系统能够给出起码保守估计领先华夏几十年的空间站。
再往下看去,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
这两个实验舱主要用于生物、材料、微重力流体、基础物理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并配备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舱、小型机械臂、货物专用气闸舱等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另外节点舱作为空间站的联系枢纽,有八个对接口和八个停泊口,用于对接停靠载人飞船和停泊实验舱。
而小柱段是未来航天员的居住区,有八个睡眠区,意味着每名航天员都可以有一个独立的睡眠区。
大柱段是未来航天员在轨工作和试验的区域。
总体看下来,除了数值大一些之外,其他倒是和天宫空间站差不多。
天宫空间站的设计寿命为10年,基本型重量约70吨,组合体重量多在90吨以上,内部长期驻留3人。
但这个空间站寿命长达一百年,组合重量足有180吨,规模更加宏大。
下面还有更详细的介绍,字体密密麻麻的,符永旭他们没看,至于空间站里面,也没敢进去参观,万一不小心触碰到什么东西咋办。
符音倒是可以直接通过系统设施栏看内部,发现睡眠区就像普通卧室似的,不仅有书桌、镜子、还有方方正正的电视,布局也不是那种冷冰冰的银质属调,有一些色彩点缀着墙面。
她不禁联想到小时候的教科书,1998年1月,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在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完成华夏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杨利伟后来形容道:“火箭起飞后,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得像一块铁,因为很快就有动作要做,所以全神贯注,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仪表板……开始时感觉飞船非常平稳,缓慢地徐徐升起,甚至比电梯还平稳,全身紧绷的肌肉渐渐放松下来。”
接下来火箭逐步地加速,让杨利伟感到了有压力在渐渐增加,但身体感受还挺好,可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让他没有想到的意外出现了——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让人难以承受的共振!
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杨利伟感觉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他说:我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但当时我的脑子很清醒。
共振持续了26秒后,才慢慢减轻。
而地面监控人员看到的是,在飞船整流罩打开后,杨利伟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
就这一下,指挥大厅就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
那一刻,所有的人都热泪盈眶,鼓掌欢呼起来。